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51章 虞允文的宰相意识(2/2)

历史上自然不存在乌桓王薄奚干,虽然薄奚氏的确是乌桓部落姓氏之一。

看到赵云威风凛凛与薄奚干厮杀,将这个乌桓王杀败并义正言辞地训斥,那个牧民激动得拍手叫好,也学着汉人商人打赏,从背囊里掏出一块虎皮,使劲儿丢在了舞台上。

虞允文摸了摸胡须,他有了几分猜测,或许这个漠北牧民,此前就是部落贵族的奴仆,也曾经饱受贵族们的压迫,便有了几分代入感。

虎皮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都是相当值钱的,甚至可以视为是硬通货,打赏的这位牧民大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激动之下这一丢,就变成了“榜一大哥”,仍旧满脸通红地高声喊叫着。

这让虞允文又有了许多体悟,毕竟是王伦看重的大才,虞允文在出发前,也曾读过王伦的一些著作。

王伦写过许多文章,说是著作难免有些夸张,虞允文读的,是王伦关于北方民族为何总要南下入侵的分析。

这篇文章其实是王伦为了说服朝臣们加强对漠北的管理而写的,其中的许多观点并不符合前宋以来的主流认知。

比如王伦认为,北方的蛮夷,大多是边地生存不下去的汉民北逃,为了适应环境,便开始胡化,所以蛮夷本质上都是汉人。

就如同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朝后裔一样,蛮夷也大多是汉男与胡女婚配,一代代混血而形成的。

所以中原王朝作为汉人的代表,就有义务对蛮夷进行教化,从而让他们再次变为汉人。

眼前这位漠北牧民,能够被舞台上虚构的赵云故事所吸引,不就正是表明了蛮夷也能够听得懂汉人的故事,也能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么?

这就是教化之功啊!

原来教化蛮夷,未必总是需要四书五经,未必总是需要道德礼仪约束,戏曲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一个通俗的故事,也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啊!

虞允文陷入了思考之中,他有些明白,皇帝陛下为什么要派他往漠北走一趟了!

只有了解了漠北,从一个漠北人的角度看待,才能够更好地向朝廷提出最合适的建议,这样漠北才能最终融入华夏!

虽然官职还不算大,权力地位也不算高,但虞允文的思考,已经有了宰相一般的气度。

他开始尝试着,将目光投放得更加遥远和长远,努力地从全局去思考着一切。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