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05(1/2)

让那些本来偏向满清一方的人们,沉默了下来,对于海外汉国的苦心积虑,这些人头一次对满清帝国的统治稳定产生了动摇

王起明为了彰显汉队的鼎盛武功,直接将刚刚经历过屠杀的天津满城的将军府当成了自己的临时指挥部,在这里,王起明甚至偶尔能看到那些苟活被俘虏的满城遗民家眷,一个个哭哭啼啼的被汉国士兵押解到一起,甄别身份

要是为旗人服务的汉人奴仆,则只需要服劳逸到战争结束即可,要是是在旗人员,可就倒霉了,哪怕是放弃了所有抵抗,也要被抄没家产,男子变为军队苦役,女子则沦为奴婢甚至军妓

当然,汉队也不是不给他们希望,只要这些旗人平民俘虏表现良好,是可以获得苦役减刑的,这里的苦役只是针对不抵抗的旗人,对于抵抗的旗人一律就地处死

满清帝国的旗人一直属于压迫阶级,汉队的这种做法看似很不人道,但实际上对于那些几乎是生活在俩个世界中的汉人百姓来说,影响并不大。

让王起明感到有些头痛的,则是主要城市外广大乡村镇子的管理方式

汉队是打算推翻满清取而代之的,而不是像当年的鸦片战争英法联军那样,打赢了抢一个爽快就走

当初的英法联军只需要打通主要的城市道路即可,那些乡村根本不需要搭理,满清帝国麻木的汉人百姓,也不会出现什么民族主义意识,真的跟侵略军玩命,甚至还有不少汉人百姓受到金钱的诱惑甘愿为侵略军驱使

对待英法这种白人军队都如此,更何况是对待同种同源的大汉帝队

再加上特务处融入本地的棋子推波助澜,汉队在战争期间没有遇到丝毫本地百姓的阻挠和骚扰

只是,王起明接到的任务是彻底占领京津重地,将这里变成大汉帝国的直属领地,现在不用面对乡村城镇,以后也是早晚的事情,并且,汉人百姓虽然没有什么敌对行为,但已经被满清帝国彻底奴役的士绅阶级,还是普遍对大汉帝队保持谨慎心态的,当然,这些士绅是没有军队的,不可能主动对汉队动袭击罢了。

但是,汉队想要真正深入控制乡村,这些士绅就是一道要迈过去的坎

赵杜天面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便是着落在特务处身上

王起明就是在满城的将军府里接见了身份没有公开的广汉堂幕后龙头老大,也是最开始向天津地区渗透的特务处元老级人物代表

当王起明看到这位广汉堂的龙头老大脑瓜子后面还拖着一条猪尾巴时,神情顿时变得不悦起来,要知道,大汉军队在入城后,就倡导全民剪辫子这种代表着站队的宣传,不少不满于满清统治的汉人和投机分子,都在第一时间剪掉了辫子,成为了第一批拥护汉队的基层

广汉堂的龙头老大十几年风风雨雨走来,如何看不出王起明这个前线统帅的不悦

“小的后面还有任务在身,所以后面的辫子暂时不能剪掉,请将军大人海涵。”

广汉堂的龙头老大不卑不亢的解释道。

作为潜伏满清帝国十多年的特务处元老,本身是直接效命于赵杜天这个皇帝的,与王起明所在的6军体系分属俩个部门,特务处有配合6军的义务,但却不是6军的下属机构

因此,这位广汉堂的龙头哪怕面对的是上将军衔的王起明,也不用表现出下属的谦卑

特务处和锦衣卫由于在大汉帝国中的地位然,除了赵杜天外,对于其他帝国高官往往以平等身份对待,特务处和锦衣卫也是以汉国天子亲卫自居

王起明听后,眉头稍缓,他自然不会去询问特务处的命令,有需要告知的情报,特务处的人自然会主动前来禀报

比如说现在

“将军大人,我们特务处在绿营渗透多年,如果有我的人进入绿营战俘群中劝说,可以成功转化一些可靠的俘虏,协助大军管理地方治安”

这才是广汉堂的龙头老大来见王起明的原因

王起明自然不会拒绝特务处这个提议,不过他随后问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你也算是特务处在京津地区的老人了,我们大汉要对乡镇进行统治管理,该如何处理那些威望极大的士绅宗堂呢”

广汉堂的龙头老大微笑道:“这正是我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将军大人的兵马暂时不需要向乡镇渗透,暂时跟士绅虚与委蛇即可,根据皇帝陛下的指示,我们特务处自然有所行动,将军拿下北京城后,自然知晓结果”

415章 取而代之七

王起明目送广汉堂的龙头老大离去后,心里有些不太爽快,特务处的意思相当于彻底断了王起明利用地方乡镇力量的意图,只能依靠打下来的城市和掠夺来自官府满城的物资填补后勤

实际上,要是没有特务处的阻拦,王起明是打算让士兵清理乡镇中的士绅阶层的,在军队至上主义观念的王起明眼中,再根深蒂固的本地势力,在步枪大炮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有人不配合,直接碾死便是,大汉帝国对南美洲,北美洲,乃至日本国的战争,不都是这么一路碾过来的么

可惜,这一次特务处是奉了赵杜天这个皇帝的命令,王起明不得不约束军队暂时放过那些士绅

王起明自然也明白自家皇帝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保留一个完整的基层社会体系,让汉族人口最大可能的保留下来。

然而,王起明并不了解士绅阶级的力量有多少,因此对于特务处的行为自然有些不快,幸运的是,大汉帝力鼎盛,攻打满清帝国北京的战役,并不需要掠夺当地

其实,赵杜天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推翻满清帝国减少阻碍罢了。

士绅阶层确实武力值很弱,但一旦彻底将其放在了对立面上,将很可能引多米诺骨牌一般的连锁反应

历代中国能成事的帝王,都会对读书人这个阶层进行拉拢分化,不是因为读书人打仗厉害,而是因为读书人代表了广大的百姓基层的士绅宗堂

在中国古代世阀大家族垄断社会体系崩塌后,科举制度的兴起,创造出了一个更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士绅阶级

士绅阶级不再像以往的世阀家族那样,形成一个个体量巨大的利益共同体,而是成为了以科举为攀升途径的百姓与朝堂之间的关联体

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达起来,在家乡里成为举人老爷乃至进士大人,开枝散叶之下形成一个以血脉宗亲为主的当地宗族,周围的穷苦百姓为躲避朝廷繁重的赋税,纷纷开始依靠这些士绅大族,心甘情愿的成为他们的佃户

不错,佃户并不是后世里宣传的那样不如农奴,相对于朝廷施加在小民身上的沉重赋税,成为特权免税阶级的士绅宗室的佃户,起码能活的下去

的确,有的地主举人老爷是对佃户很不好,但这只是一些反例子,真正的书香世家,家族里拥有举人身份撑腰的士绅,并不会刻意剥削佃户那点钱粮

相反,不少士绅家族很注重在当地百姓眼中的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