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哥,一切要以父皇的心意为主啊”姜烨和姜炜并排走着,看着是一对好兄弟“三弟,你我作为父皇的孩子,怎么能成为阿谀奉承之辈呢”姜炜冷声说道“大哥不要忘了,父皇先是天下人的皇上,才是我们的父亲,今日之事你以为父皇当真看不出来吗”姜烨玩味的笑着“弟弟就先告退了”也没行礼就离开了,姜炜盯着姜烨离去的方向,顺王,诚王,和王,父皇啊,你还要干什么,青玄宫里外的眼线,让他感觉又回到了前世。
父皇给他的势力有一半也是听命于父皇的,就连监国也是他和大伯一起,儿臣才二十五啊,您就如此防备,这份猜疑如同利刃,割裂了父子之情。难道在您心中,权力真的比亲情更重要吗?
姜珩知道他们的交谈后,没说什么,端过太医开的药喝了下去,感觉身体好点了,把第二份试卷写上了状元,姜炜提及的那份则是榜眼,知道结果的二人面不改色,他们早就料到了,姜珩吩咐两人各坐他一边等着三人的到来,姜炜看着父皇另一边的椅子,现在父皇是干什么都带着姜烨了,这让他怀疑父皇是否在权衡利弊,想要废了他?
三人走进来,两男子一女子,姜珩是有些失望的,但也没办法,这是第一届,很多人都没准备好,等到时间越来越长,女官就会变多了,不出三人所料,状元确实是那个女子,那女子放榜时没看到自己的名字心都凉了,直到接到传召,才松了口气“臣女楚华参见皇上,太子,顺王”
楚华声音清脆,目光坚定“楚华,你父亲可是楚越?”“正是,家父楚越,现任怀城巡抚”“怀城偏远,你是独自一人赶往京城的?”“正是,臣女自幼习文,志在报国,虽路途艰辛,但心志坚定。”楚华的回答不卑不亢,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姜珩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楚越疼爱女儿,从小便悉心教导,楚华不负所望,文采斐然,正逢科举选拔女官之机,脱颖而出。
“楚华,你既有此志,朕便封你为女学士,望你勤勉尽责,勿忘初心。朕期待你能在朝堂上绽放光彩,为天下女子树立榜样。”姜珩本想让楚华辅佐太子,但姜炜明显不想用女官,给他也是个摆设,这与自己的初衷相悖,但他仍希望楚华能有所作为,改变朝堂对女官的偏见。
“你叫什么”姜珩问起其他两人“臣名为卫灵,家父为卫迎,现任江南布政使。”卫灵答道,声音沉稳“臣名为李瑾,家父李明,现任河东节度使。”李瑾声音温和,眉宇间透着谦逊,“臣自幼勤学,愿为国效力。”姜珩看着两人思索着“卫灵入青玄宫,为太子门下,李瑾入枢密院,为顺王门下。姜珩一语定下两人的出路,姜烨没想到会划个探花于他门下,而且这人还是有官在身,卫灵虽被姜珩父皇划到了太子门下,但却无官职在身,垂眸笑了笑。
姜珩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坚定“尔等须谨记,无论身处何职,皆要以国为重,勤勉不辍。朕期待你们各展所长,共辅大业。”三人齐声应是,心中暗誓不负圣望。几人走出去后,气氛瞬时变了,卫灵自然的跟在姜炜身后,李瑾则跟着姜烨,楚华看着四人的背影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她猜到皇上应该会把自己划到太子门下的,不知道为什么今日却改变了主意。有热闹看了。
姜珩放下几人的试卷,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太子真是年龄越大越搞不明白一些事了,他的母亲和妹妹都是能掌权的,他为何就是接受不了呢,不行以后留个圣旨,不能让他推翻自己好不容易推行的政令。
知道状元是个女子后,许多朝臣都不愿意,这意味着这个女子和他们拥有一样的地位和权力,当楚华穿着官服上朝时,周围的目光中有鄙夷,不甘等情绪,楚华知道自己是皇上试水的,她必须扛住这些压力,才能让皇上的政令推行下去,也能让天下女子有更多的机会,面不改色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也不与别人交谈,因为她的性别,她注定为孤臣,只衷心于皇帝。
民间也陆陆续续的有女子走出来了,皇上都能把女子钦点为状元,说明皇上是真的下定决心了,她们的选择也多了一个,不少女子开始读书识字,甚至有人开设女塾,传授学问,很多商铺也开始接纳女工,路边叫卖的小贩中也有了女性的身影,姜珩越看越欣慰,不过还是有很多顽固的势力在暗中阻挠,改变观念非一日之功,若要完全实行这件事,至少得三代人的额努力,可是太子,算了,不想了。
“杨希,火炮的研究有进步了吗”“回陛下,火炮的射程与精准度均有提升,已在试射中验证效果。”杨希面露喜色,继续道:“若能批量制造,必能大幅增强我军战力,震慑边疆。”姜珩点头“尽快”随后回去考虑打东瀛的策略。
东瀛人奸诈,投降比谁都快,但当你放松警惕后,会狠狠的反咬一口,他这样的打法实在让人头疼,人家都投降了,你再打也不合适,可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反复无常。必须制定一套严密的策略,既要防范其诈降,又要确保战果稳固。或许可借鉴前朝经验,结合火炮优势,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让东瀛无机可乘。
“去查如今在大孟的东瀛人有多少”秘影堂的人领命离开,大孟曾说自己是天朝上国,放了不少其他国家的人进来学习,据他所知,东瀛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大孟学去的,制作的手艺,海量图书及治国理念,都已为传回东瀛,或许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东瀛就是另一个大孟。
“皇上,东瀛人数已逾千,分散各州”姜珩深吸一口气,还好渗透的不深,尚可控,但此次对东瀛对手,就算他们降了,他也不会走的,他要彻底将东瀛打下来,让他们永无翻身之力,彻底臣服于大孟。不仅要夺其土地,更要改其民心,使其彻底融入大孟文化,方能长治久安。
“都说说对付东瀛的战略吧”姜珩看着议政厅坐的将领问道“臣以为,应先封锁海路,断其外援,再以火炮强攻其要塞,配合精兵突袭,逐个击破。”一位将领起身,语气坚定,“同时,派遣细作潜入,扰乱其内部,使其自乱阵脚。”姜珩点头“太子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