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第35号训令,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这就是着名的台风行动。
为了拿下莫斯科,德军统帅部调集兵力达180万,75个师,1700辆坦克,门火炮,1400架飞机。
在这个历史关头,作为联军的关键大国大明王朝自然是不能缺席,朱由检出手了。
作为微操大师,朱由检还不能公开参与苏德战争,毕竟美国此刻还没有下场,但是不妨碍朱由检偷偷的派遣军队参与台风行动。
经过与希特勒秘密协商并达成协议,大明王朝决定派出第一装甲集团军第一装甲军下辖的两个坦克师,以雇佣兵的名义悄然投身于“台风行动”。此次行动务必做到绝对保密,犹如在黑暗中潜行的刺客,绝不能让盟军察觉到丝毫踪迹,以免给美利坚提供参战的口实。
参与“台风行动”的部队中,由吴三桂率领的第一坦克师,肩负着配合德军进攻莫斯科,并执行朱由检交付的秘密计划这一重任。而另一个坦克师,则在林虎将军的带领下,奔赴南线,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并肩作战,目标直指高加索的油田。
实际上,从常理来看,欧洲战场似乎并非吴三桂施展才能的舞台。作为镇守缅甸一方的镇南王,吴三桂在那片土地上可谓逍遥惬意,尽享荣华。然而,此次任务却非他莫属,旁人皆难以替代。尽管吴三桂在坦克作战方面或许并非行家里手,但幸运的是,与之搭档的彭泽涛将军却是出身专业装甲军,对坦克作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两人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倒也相得益彰。
大明王朝的装甲师实力不容小觑,每个装甲师通常装备的坦克数量多达 600 辆,相较德军坦克师,数量足足多出一倍有余。如此强大的装甲力量投入战场,对于求胜心切的希特勒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小胡子自然对大明王朝坦克师的参战持积极欢迎的态度。而朱由检则顺势将后勤保障这一重担,全部托付给了希特勒。令人意外的是,希特勒竟也爽快地答应下来,承诺弹药、油料、给养等一应物资,皆由德国负责提供。毕竟,此时的德国凭借前期的军事掠夺,尚拥有大量的石油储备,帮其消耗一些,对大明王朝而言,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吴三桂率领的第一坦克师抵达前线后,迅速与霍特的第三装甲集群和霍普纳的第四装甲集群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投入到维亚济马战役之中。彼时,霍特的第三装甲集群仅拥有 1065 辆坦克,霍普纳的第四装甲集群更是只有 602 辆作战坦克。而大明王朝的第一坦克师,仅凭一己之力,便装备了 600 辆坦克,其规模几乎等同于德军的一个装甲集群,为联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