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章 周昭王南征(2/2)

其中,第一次南征可谓是一帆风顺,其行动计划周密而细致。大军经由唐(湖北随州西北)、厉(湖北随州北)、曾(湖北随州)、夔(湖北秭归东)等地。一路上,王室直属军队宛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装备精良,身着坚固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每一个士兵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在征伐过程中,他们冲锋在前,起到了主导作用。而跟随的北方诸侯国军队也积极配合,他们带来了各自独特的军事力量,有的擅长骑射,有的则在近战中勇猛无比,与王室军队相辅相成。同时,南方的曾国、邓国和鄂国等诸侯国也出兵相随。南方诸侯国的军队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他们就像当地的向导,对山林河流、道路村落了如指掌。并且在当地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南方诸侯国军队的加入,为此次南征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军征战很快收到战果。他们一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就像一阵狂风扫过,直至江汉地区。江汉地区物产丰富,有着众多的财宝。周昭王的大军在这里收获颇丰,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胜利,周人特地铸器铭功,将此次征伐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成果铸刻在青铜器等器物之上。这些青铜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成为了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物,让后人能够透过它们,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经历了首次南征的一系列波折与收获后,很快,周昭王便着手组织了一场声势更为浩大、军威更为雄壮的第二次南征。这一次,周昭王可谓精心筹备,他调集各方精锐,就像在召集天下的英雄豪杰。各地的勇士们纷纷响应号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同时,他还集结了大批粮草物资,堆积如山的粮草为军队的远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各地诸侯也纷纷响应号召,率领各自的部队踊跃参与。军队在行进过程中,场面震撼人心。旌旗蔽日,那一面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军队的威严。战鼓雷鸣,每一声鼓响都仿佛敲在人们的心上,让人心潮澎湃。整个军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让周围的人无不为之震撼。

周昭王此次南征,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势如破竹。楚地各族面对周昭王这如蛟龙出海般的强大军队,就像脆弱的芦苇,纷纷败退。周军凭借着高超的军事战术和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地征服了众多城池与部落。在这场征战中,周军收获颇丰,尤其是得到了大量珍贵的青铜资源。这些青铜资源,对于周王朝来说,无疑是珍贵的财富。它们不仅可以用来铸造各种锋利的兵器,增强王朝的军事实力,让周王朝的军队更加锐不可当;还能用来铸造精美的器物,彰显周王朝的辉煌与威严,让四方诸侯都对周王朝心生敬畏。

在周昭王第二次南征中,昭王又打了胜仗,得以班师回程。当这支庞大的军团浩浩荡荡地踏上归程时,沿途百姓无不仰望着这支凯旋之师,心中满是对周昭王的敬畏与崇敬。南方的诸多部落和城邑,也都纷纷派使者前来迎接,进献当地的特产和珍宝,以表达对周王朝的臣服之意。使者们带着精美的丝绸、珍贵的香料、稀有的玉石等礼物,谦卑地跪在地上,向周昭王献上他们的忠诚,这场面彰显着周王朝的无上荣耀。

据《竹书纪年》记载,昭王伐楚,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南征发生在周昭王十六年(前980年),当时周昭王高举征伐楚地的大旗,“伐楚,涉汉,遇大兕”。一般来说,此次战争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在那场战役中,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当大军踏上汉水的那一刻,碧波荡漾的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而当渡汉水时,大军又遇见了“大兕”(犀牛)。这种体型庞大、皮糙肉厚的猛兽,突然出现在江面上,让不少将士都为之惊愕。它那巨大的身躯在水中翻腾,溅起高高的水花,仿佛是大自然派出的守护者,阻挡着周军的前进。不过,周昭王的军队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精湛的战技,他们手持长矛,呐喊着冲向大兕,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成功地将大兕驱逐,继续向荆楚地区进军。

第三次南征于周昭王十九年(前977)展开。这一次,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然而,这场征战却遭遇了极为恶劣的天气。当时,“天大曀,雉兔皆震”,整个天空被阴沉昏暗的乌云所笼罩,仿佛一块巨大的黑布将世界包裹。狂风呼啸着,如同一头头凶猛的野兽在咆哮,吹得树木东倒西歪。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天空,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仿佛是天地都在此刻大发雷霆。在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大军出征,将士们心中不禁涌起阵阵寒意,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但内心的恐惧却难以抑制。最终,在汉水附近的战场上,周军遭遇了惨重的失败,“丧六师于汉”,损失惨重。士兵们在泥泞的战场上奋力厮杀,但恶劣的天气和敌人的顽强抵抗让他们渐渐陷入了困境。许多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周军的士气也一落千丈,这场战争的失败给周王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据鲁纪年推算,此时为周昭王十九年。此次南征声势浩大,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然而,这场看似气势恢宏的征伐,却以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收场。由于此次战败的结果实在太过沉重,给周王朝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周人讳言此事,只能模糊地说“南巡不返”。这场失败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刻在了周王朝的历史上,让后人不禁对周昭王的南征之路充满了感慨与思考 。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