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县讯】2016年5月中下旬,玉田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闽江水位持续攀升,防汛形势严峻。在囦关镇溪湾村,一个身影始终冲锋在前——镇党委书记茗子以“雨不停、人不歇”的担当,带领干部群众筑起防汛“安全堤”,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守护民生,在暴雨中书写了一份“人民至上”的温暖答卷。
暴雨中的逆行身影:用脚步筑牢“安全线”
“房屋漏水吗?排水沟是否畅通?”5月22日,暴雨如注,茗子书记踩着没过脚踝的积水,挨家挨户敲开村民的门。溪湾村地处低洼,老旧房屋密集,她最挂心的是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家庭。村民张大爷回忆:“雨下得睁不开眼,她却一天来了三次,帮着加固屋顶、转移电器,还硬是把住在土坯房的李婶劝到了安置点。”
连续72小时,她走遍全镇9个村居,排查危房47处,转移群众126人,嗓子沙哑到几乎说不出话。村干部劝她休息,她却摆摆手:“防汛是和时间赛跑,漏掉一户就是天大的责任!”
心系渔业 守护民生:从“急难愁盼”到“定心丸”
“鱼塘水位再涨,鱼苗就要冲跑了!”面对闽江沿岸养殖户的焦急呼声,茗子书记第一时间协调抽水设备、组织抢修堤坝,更带着农技专家蹚水进养殖区,逐户制定应急方案。养殖户陈建军说:“她蹲在塘边帮我们算损失、想对策,连饭都顾不上吃,临走还塞给我一张写着紧急电话的防汛卡。”
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她推动成立“党员助农突击队”,连夜疏通排水沟渠30余公里,调配应急增氧机200台,并联系保险公司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有茗书记在,我们心里就有底!”渔民们的感慨道出信任。
党群同心 筑牢防线:从“单打独斗”到“全民防线”
“防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党群连心的战场。”茗子书记创新推行“网格化防汛”机制,将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民兵等力量编入15个应急小组,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实时播报汛情,发动群众开展隐患自查。暴雨期间,村民自发组建巡逻队,发现山体滑坡险情3处,成功避免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