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7章 献俘仪式(2/2)

随后进入“受俘”环节。一位身穿大红绯袍的兵部官员上前,接过士兵递上的俘虏名册,呈给隆庆帝。

隆庆帝接过名册,略作翻阅后,递给身旁的司礼监太监冯保,由冯保宣读对其他俘虏的处置决定。

随后,又呈上远征军截至目前的功劳簿。

隆庆帝接过功劳簿,目光扫视而过,神色中满是欣慰。

他开口道:“虽远征军将士尚未归来,但他们的赫赫战功朕已铭记于心。待大军班师回朝,朕定当论功行赏,绝不亏待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围观百姓听闻,对远征军将士的敬意更添几分,高呼之声再度响起。

“盼将士凯旋!”

“大明将士威武!”

“……”

在欢呼声中,礼部尚书高声宣布:“献俘仪式圆满礼成!”

百姓们带着满心的喜悦和复仇的畅快,渐渐散去。

这一日,京师的酒楼必定爆满,美酒必定畅销!

这是大明威武的一天!

不同于普通百姓,以内阁辅臣为首的官员,在献俘仪式结束之后,便一起前往内阁去仪式了。

因为隆庆帝不参会,否则的话,肯定是去文华殿,或者武英殿的。

在紫禁城那静谧却又充满威严的内阁里,内阁首辅高拱神情凝重,端坐在主位上,他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阁臣。

次辅张居正及其他阁臣们正襟危坐,室内气氛严肃。

参会的,还有李文贵和六部尚书。

高拱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有力:“今日,我大明远征军擒获倭王,此乃举国同庆之大喜讯。但我们不能沉浸于这短暂的喜悦中,当下有诸多要事亟待商议。”

“首先,需将这捷报迅速传至天下,让我大明子民皆能感受到这份荣耀,同时也要给各路土司与顺义王回复公文,彰显我大明的国威与恩泽。诸位对此有何高见?”

身着绯袍的李春芳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首辅大人,这捷报的行文至关重要,需简洁明了且气势磅礴,着重突出陛下的英明决策以及我大明将士的英勇无畏。张贴之处应选在各州县的通衢要道,确保万民皆知。”

“至于回复各路土司与顺义王,措辞既要展现我大明作为天朝上国的风范,又要暗示他们朝廷的实力不容小觑,恩威并施,为后续改土归流和草原归化做准备。”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李春芳的提议表示赞同。

高拱微微颔首,神色依然凝重:“此事就依你所言,务必尽快落实。”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但还有一事更为棘手,那便是谭纶奏章中所提及的,倭军在本州岛妄图展开游击战的动向。这游击战虽规模不大,却如同跗骨之蛆,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诸位可有良策应对?”

此言一出,内阁中顿时陷入一片沉思。众人紧锁眉头,各自在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片刻后,张居正轻轻咳嗽一声,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沉稳而坚定:“首辅大人,各位同僚。我以为,谭大人的对策确实是损失最少的,但是,倭国战事,最好不要拖长,以雷霆手段尽早解决,如此才能震慑他国。也能防止,时间久了出变故。”

“为此,可派遣适量精锐之师前往本州岛,加强军事控制。同时,我们还应尽早归化当地百姓,许以丰厚的利益,让他们成为我军的耳目,为我们提供情报。如此一来,倭军便难以在游击战中占据优势。”

高拱听得点点头,又看其他同僚意见。

于是,在场的人都各抒己见,不断完善着应对策略。

最终,众人达成一致:增派适量兵力前往本州岛,强化军事部署,同时大力发动当地民众,构建军民联合的防御与打击体系,争取尽早解决倭国战事,彻底消除倭军的威胁。

解决完这一紧迫问题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对倭国的处置上。

高拱的神情愈发严肃,他缓缓说道:“这倭国向来反复无常,屡屡侵犯我大明边境,给沿海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如今虽擒获其王,但如何妥善处置倭国,以绝后患,是我们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诸位不妨畅所欲言。”

一时间,阁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阁臣主张直接将倭国纳入大明版图,设立郡县,派遣官员进行直接治理,使其彻底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有的则认为应扶持亲明势力,在倭国建立一个亲明的政权,让倭国作为大明的附属国,定期向大明进贡,以此来维系两国关系。

就在众人争论得不可开交之际,一直静静聆听的衍神公李文贵缓缓起身,他向众人拱手行礼后,沉稳地说道:“诸位大人,在下有一愚见,愿与大家分享。”

一见他站出来说话,所有人便都不说话,听他怎么说了。

只听李文贵说道:“如今我大明宗室人口日益庞大,朝廷在宗室供养方面的财政压力与日俱增。若能将藩王分封海外,以倭国等地作为他们的封地,或许能一举多得。”

“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国内日益严峻的宗室问题,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藩王在海外开疆拓土,凭借他们的身份与实力,能够进一步彰显我大明国威,巩固我朝在海外的势力范围。不知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种说法,他们真没想过,都非常意外。

一会之后,张居正目光闪动,率先点头说道:“衍神公此计,初听之下颇为冒险,但细细想来,却大有可为。然而,此计涉及的细节众多,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比如说,藩王的挑选便是一大难题。并非所有藩王都有能力与意愿前往海外封地,需挑选那些有开拓精神、具备一定军事与政治才能的藩王。”

“再者,海外封地的治理模式也需精心设计,既要保证藩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在当地开疆拓土,发展势力,又要确保朝廷对其有足够的掌控力,避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此外,如何平衡藩王与当地势力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慎重考虑的问题。”

高拱微微皱眉,双手抱在胸前,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张大人所言极是。衍神公此计虽具创新性,但确实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下可先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着专人深入研究,从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证,待时机成熟,再做定夺。诸位以为如何?”

他说到这里,又转头看向李文贵问道:“不知道衍神公此议,可有向陛下奏对?”

一般官员要上奏章才行,先到内阁再呈送皇帝。但是,李文贵却是个例外,因此他不知道李文贵有没有事先和隆庆帝通气,就有此一问了。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