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平军围三而阙一,单独留下了村后一条通路,果兴阿到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国古代围城一般都这么打,果兴阿早有预见。果兴阿虽然没有城,不过好歹还有个土围子嘛至于太平军利用围困动摇清军军心,果兴阿也不担心,各连的政工干部们正卖力的忽悠呢而且自家刚打了胜仗,又有逃者立斩的规矩在,傻子才想当逃兵呢果兴阿还和赛尚阿打了赌,赌了十两银子,村后肯定有伏兵。
除了太平军的分兵后,清军调整了防御部署。整个下午清军什么都没有做,果兴阿亲自带队,清军全体傻小子相亲一样,趴在墙头,看着黄达平和太平军的主要将领在外面散步。长禄曾提议,侦察排派几个尖兵出去,搞个斩首行动。不过果兴阿觉得成功率不高,想了想放弃了。
入夜后清军不能扔下外面的太平军回营房睡觉,只能在战壕里委屈了一宿。不过除了轮值站岗的哨兵,所有人都睡的格外香甜。终于不用担心果兴阿半夜搞紧急集合了,果兴阿再疯,也不会大敌当前的时候搞演习。真的有紧急情况,是真的开打了。
第二天一早,果兴阿正端着半碗小米粥吸溜的时候,太平军发起了进攻。一轮猛烈的火炮齐射,打乱了清晨的宁静。虽然清军已经在果兴阿要求下,养成了没事在战壕里蹲着的良好习惯。但还是有一个来送早餐的杂物兵,连着两桶小米粥,一起被开花弹给炸飞了。金黄的小米粥在半空画出一道金色的瀑布,而地的士兵已经被拦腰炸成了两截。一条腿被爆炸恐怖的威力,生生的撕了下来。胯骨附近只剩下一个血窟窿,鲜血混合着内脏,如小溪般涓涓流淌着。
“防炮啦”这次没用果兴阿招呼,防线各班排长都呼喊了起来,所有人都快速的蜷缩到了战壕里,然后直愣愣的看着血肉模糊的杂务兵。
“嗖、嗖”炮兵排这次没有被火炮压制,两具火箭弹发射车,在构筑好的战壕里快速反击。
不过火箭弹的准头依旧让人肉疼,不但没能压制太平军的火炮,连太平军的步兵也没受什么太大的影响。第一波的四颗火箭弹,只有一颗打到了人堆里,其他三颗都偏出去了几十米。不过也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太平军也不再单纯的依靠火炮,在火炮开始轰击的同时,三百名火枪兵排列成整齐的三个方阵压向了果兴阿的村口防线。没有欧洲战场常见的鼓乐配合,不过太平军的步伐还是整齐而稳健。三个方阵成品字形推进,相互掩护相互支援,显然经过长期的训练。
“操排队枪毙”果兴阿忍不住骂道。太平军这阵型,果兴阿再熟悉不过。这个阵型曾经无数次的,出现在果兴阿喜好的各类影视作品。如果再给太平军换一身红色的制服,再配个风笛版的背景音乐,这是一支红衫军。
太平军多少有些让果兴阿失望,没能向红衫军一样前进到三十米左右,而是在八十米左右停下了脚步。队伍段一名军官模样的太平军举起了腰刀,第一列的太平军端起了火枪开始瞄准。随着腰刀挥下,密集的铅弹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一轮射击完毕,第一列太平军快速后撤,第二列补,又是一轮密集的弹雨。如是往复,每个方阵五列太平军,熟练的完成着射击动作。而且三个方阵的太平军形成了交叉火力,几乎没有死角。土墙防线经历着,一阵又一阵弹雨的洗礼。
“一至四排交替射击”没用果兴阿指手画脚,阿克敦已经命令驻守土墙防线的一连开始还击。
清军还是各排交替射击,以此来形成持续火力。虽然火力密度太平军低了一些,但好在果兴阿曾经毫不吝啬的训练实弹射击,清军的射击精准度远高于太平军。双方一轮火枪对轰结束,战场满是黑火药产生的白烟。不过透过还是能够看到交换的结果,太平军的三个方阵几乎都失去了他们的第一列,而清军方面也有十几个人躺在了战壕里。
双方直接阵亡的人都不多,太平军十几个,清军只有两个。但倒下的伤员待遇可有天壤之别,太平军的伤员们只能在混合着自己鲜血的泥土里打滚。而清军的伤员们刚一倒下,有杂务队的医务兵冲过来护理,一颗止痛丸喂下去,直接抬出战壕,到后面相对安全的房子里接受治疗。虽然清军也没有外科医生,不过好歹伤员们可以止血包扎,可以吃点鸦片不那么痛苦。伤员们最后的结局双方都是听天由命,看老天爷能不能给条活命。不过清军有鸦片缓解痛苦,有干净的床铺可以躺,太平军只能在血泥里打滚了。而且清军不用看着受伤的战友哀嚎,心理压力小一些,太平军得直面血淋林得真相。
太平军的前线指挥明显久经战阵,迅速调整了队形。三个方阵都由原来的五列,调整成了三列。而且也不再各列交替射击,而是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齐射。单一方向的火力密度,瞬间有了恐怖的提升。土墙土屑纷飞,清军完全被压的抬不起头来,果兴阿也只能趴在土墙后面骂闲街了。
太平军这套线列战术显然不是第一次见人,也是经过实战锻炼的。面对劣势敌人的时候,采取一个方阵内多列轮流射击,以火力持续压制敌人。如果敌我均势,快速的调整为三列齐射,以最大的火力输出打击敌人。同时利用多个方阵的配合来弥补火力空隙,保证压力火力持续。
“福全,让哈坦调一个排过来吧”果兴阿估计以这种火力密度,想和太平军搁着百十来米对射,恐怕是不可能。只要再打一会,一连的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太平军会发起冲锋。不安排预备队参战,恐怕是顶不住了。
福全顺着交通壕跑去传达命令,果兴阿则开始观察起一连的伤亡情况。枪林弹雨,没有出现果兴阿想象的哀鸿遍野。确切的说,一连几乎没啥伤亡。除了第一轮对射后,被抬下去的十几个倒霉蛋,一连所有人都像鹌鹑一样,安全的蜷缩在战壕里。
“齐射还击”果兴阿还弄清楚情况,阿克敦已经再次下达了还击的命令。
“嘭、嘭”借着火力的掩护,果兴阿也探头看了一下外面太平军的环境。毫无掩护的太平军,正向在屋檐下躲雨的人一样,缩头缩脑的躲避着看不到的子弹。一次齐射过后,又有近五十人的太平军横尸地。
“战壕”果兴阿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这不扯淡嘛同样是对射,自己人都躲在战壕里,太平军却毫无掩护的站着挨打,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再仔细看看,太平军的火力虽然强悍,但大多数都打在了土墙,其他的都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战壕里正忙着装弹的清军们,则屁事都没有。
“老子有战壕,哈哈哈哈”果兴阿仰天长笑。
“轰”果兴阿还没有笑完,一颗实心炮弹正土墙,直接在土墙打出了一个缺口。而土墙后一个正在长身起来的清军,被炮弹直接命。恐怖的实心铁球带着清军的半身飞了出去,只把他的胯骨和两条腿留在了战壕里。果兴阿甚至可以看到,留在战壕里的残肢的腹腔内,还有肠子在蠕动在颤抖。
第三十三章 战壕时代的降临
不只果兴阿像被人捏住脖子的鸭子一样,笑声戛然而止。 其他人也都缩了脖子,把身体紧紧的贴在了战壕里。直到杂务队的医务兵抬着残肢走的远了,大家的眼睛还是看着医务兵远去的方向。
不过还好,这个时代的火炮还是以杀伤暴露的软目标为主,对于躲在战壕里的清军影响并不大。除了极个别人,人品逆向爆发和炮弹撞了个满怀,大部分清军还是安全的。清军几次齐射反击以后,太平军的火力也变得稀疏,不得不开始后撤。
正所谓武器决定战术,拿什么样的枪打什么样的仗。抱着机关枪你可以突突,抱着烧火棍你只能嘟嘟了。步兵线列战术完全是为了配合十七到十八世纪欧洲流行的燧发滑膛枪,才搞出来的。密密麻麻的站成方阵,一是为了对抗欧洲流行的冲击型重骑兵,二是为了集火力。滑膛枪没有膛线,不只枪膛滑,弹道也滑。圆形的铅弹,五十米以外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所以大家聚集到一起,一起开枪,这样不只火力密集强悍,打不准还可以拼概率。后来大家都使用步兵线列战术,一堆人打一堆人,这种打法更可靠了。瞄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