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启便在思考,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取什么名字
“党”“会”“教”“派”“流”“门”“家”,这几个字在他脑中来回翻滚。
“党”这一字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荀子中便有“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只是这里的“党”非“朋党”、非“政党”之义。
苏启想过以“某某党”来命名将要成立的组织,但仔细思考之后,又放弃了,他觉得称作“某某党”不太与这时代相合。
而叫“某某会”、“某某派”、“某某流”或“某某门”,江湖气又太过浓厚,叫“某某家”又显得太小家子气,不能体现苏启心中的格局。
苏启希望全天下的英才都能加入到他建立的组织中,这个名字的格局一定不能小,一定要正式大气,既要让人一听名字便能记在心上,又能体现出组织的主题思想。
“要不用教这个称呼”
苏启想来想去,发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称呼是用“某某教”
因为已有道教、佛教两大宗教存在,经过这两教多年的传播,即使普通人,听到带“教”的名字,也很容易能联想明白,这是一个仿佛道教和佛教的组织。
另外就是,苏启的思想是不同于道教、佛教、儒家任何一家,已相当于在三教之外自立了一教,日后说不得会涉及思想之争道统之争,到时佛、道、儒三教很可能会成为苏启的阻碍。
既如此,苏启更要体现出他建立的组织是与三教同级别,却又有别于佛、道、儒三教,建教、以“教”为名自然是首选。
“可叫啥教好呢真理教科学神教自然神教不,这些都不好”苏启思考着将整个教名补齐。
“在网上一些洪荒流小说中,往往有人、阐、截三教,老子立人教,元始立阐教,通天立截教。小说里,老子那人教一点都不人,对任何事情都持任其发展的态度,既无为,又无不为,与我思的人当努力超越自我,超越自身的观点相违背。”
“我所建立的思想是以人为本,探知世界为主要内容,既然是以人为本是前提,我看不如就取名为人教”苏启轻轻道出了这两个字,语气虽轻,却似含着一种莫名的神奇力量。
他眼中焕发出明亮的光彩,在屋内走来走去,心里不停推敲着这名字的好坏
苏启心里对这名字很满意,这名儿无疑是极好的,正统大气,又浅显直白,一听就知非邪魔外道。
可问题是这名字太特么招打了,取名叫“人教”,你这是要上天啊
“身为一个穿越者,时空的冒险家,我建立的教派取名叫人教,又怎么了有不服者,干翻便是。想当年,儒家和佛教都是这么上位的,前者怼翻了百家,后者差点干翻道教。
是时候让他们看看我大人教的厉害,一切牛鬼蛇神,必将在我大人教面前颤抖”
苏启考虑了会儿,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建立人教。
确定下要建立什么样的组织,组织的取名,苏启又开始草拟人教的组织体系,教规,入教宣誓等等。
这些没一个是小事。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保证一个组织能够长期有效运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严格的教规是组织先进性和活力的保障;入教宣誓能让入教者更有归属感。
苏启握着笔思考着,想要自己重新创建出一个组织体系,不难,但要想创建的体系经得住实践考验,这就不容易了。
最好的方法是借鉴别的组织体系,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组织结构。
这样虽然也不够完善,但至少能保证组织在草创初期,就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并且还可以在后续的实际实践中,再慢慢调整修改。
佛教和道教都属于宗教性质,二者规模虽大,但组织体系实际比较松散,不够严谨,对苏启来说,参考的意义其实不大。
而且,人教并非是宗教,而是一个政党。
于是,苏启选择的主要参考对象是他原世界中的政党。
现代政党组织体系科学严谨,结构较完整,各部门职位分工明确。不少政党经受了实践的考验,还能存在,证明其组织模式必然有其优点。
苏启回忆了原世界许多知名党派的信息,将这些政党组织中的某些部门、职位,不改其实际职能,改一改名称就放到人教的结构中,以此架构出人教的组织体系。
而人教的教规,苏启也借鉴了原世界的经验,再加上些自己的思考,草拟出了一套。
入教宣誓等也多借鉴了原世界的经验。
尽管借鉴了原世界政党建设的经验,但苏启依旧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才把人教的基本框架初步草拟出来。
框架完成的那日,苏启从位子上起身,学着洪荒小说里的描述我当年也写过部洪荒小说,怀念啊,一手指天其实是屋顶,大喊道:“大道在上,吾乃苏启,今日感悟人道有成,立人教教化人族,以苏启思想为镇教之宝,镇压人道气运,人教立”
屋外有几个奴仆听见苏启这中二满满的声音,面面相觑,不知道自家老爷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咦我立大教,不应该地涌金莲,天降功德,歌颂于我吗为啥一个都没有看来这里不是洪荒世界,没有啥具象的天道、大道存在。以后若到了洪荒类似的世界,我一定要建个教玩玩。”
他这满满的中二行为,完全不像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
实在是苏启太高兴了,有了思想、有了组织,就有了一切的基础。
在大唐时空大隋大业二年二月十三日,人教悄然诞生于颍州城郊一座不起眼的宅院屋里。
只是目前人教的规模有点儿迷你,总人数:1;教徒:1;教主:1。
除了苏启这个光杆儿司令的教主外,一个人都没有。
不仅是因人教方才草创,也因现在实在没人好入教啊,苏启在这世界认识的人当中,唯有鲁妙子可能有资格入教。
年轻人的思想容易塑造,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容易被影响,而中年老年人,他们经历的时间已经很长、经历过的事情很多,已经养成了他们的一套世界观,想要纠正过来,并不容易。
可苏启现在起步还不到半年,就算是年轻人,也没这么快发展出一个合格的人教分子。
第二十一章 沙漠种树求收求推
创建好思想、草拟完组织的框架,剩下便是招人入教了,只有苏启一个光杆儿教主的人教,有啥意思
他又不是洪荒小说里的老子,偌大个人教,就老子、玄都大法师,再加一头牛,贼特么冷清。
可这也急不得,“十年种树,百年育人”,虽然实际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但人才又不是大白菜,春天种下去,不到秋天就可以收获。
而且,要想教育搞得好,工具不可少。
首先要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使得书籍成本降低,这两样不是很麻烦,麻烦的是给汉字注音标注拼音,以及编纂教材
古代教育难普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