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这个“有来有往”,也是想在尹嶙和三皇子之间建立一个纽带。
至于实封之地,文帝早就选好了,就在司隶州治下的洛阳郡,梁县。
用田朔换一个实封之地,还是个小县城,连文帝自己看来,都觉得尹嶙亏了。
不过尹嶙并未在意,起码这个梁县,距离都城不远,半天的工夫就能到,这样一来,程少商将来若想回娘家省亲,也方便得多。
“真的不再考虑留下了吗?”文帝问道。
“在朝在野,其实并无区别,将梁县发展起来,也是好的。”尹嶙回答道。
“哼,你小子,漂亮话倒是会说,我看你啊,就是懒!”文帝没好气地说道。
尹嶙笑笑,却没再说话。
……
三日之后。
三皇子在朝堂之上,公开将田朔之案上奏,引得朝堂哗然。
数名朝廷大员皆在检举之中,其中就包括了嘴很欠的左御史,此獠勾结田朔最多,田朔给他送的金银,若是拿来当砖头,都可以盖一座小屋了。
简直令人发指!
尹嶙很清楚,自己给三皇子的名单,足有二十几人之多,但他抖出来的,只有七人。
当然,是最严重的七人。
这七人中,有三人是他那边的,有四人是太子那边的,但都做了检举揭发,并上奏循律处置,毫不徇私。
明明检举人就是三皇子自己,但最终因为下属三人皆牵连其中,他检举完又向文帝请罪,请他自己御下不察之罪。
这一步先手,打了太子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太子见此情形,有些慌乱,还念着与这些同僚的昔日之情,让文帝法外开恩。
文帝差点一口气上不来,废太子的心思更加坚定了。
而三皇子这样的处理方法,也好,也不好。
总之就是没有达到文帝和尹嶙满意程度吧,只能说中规中矩。
依律处置是没有错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跟随他自己的那三人,原本只需要抄家,然后一人流放,但他建议是举家流放,这就有点不通人情了。
见你这般无情,谁还敢跟着你干?
而且自己这边抖了三人,太子那边抖了四人,虽然祸水东引的想法不多,但能看出来,下意识是想这么做的。
文帝心里想着,算了,循序渐进吧。
过了没多久,听说宣皇后得知此事后,便陈情请文帝废除储君另立,文帝被她这么一弄,心中颇觉歉疚,又有些不忍了。
但宣皇后不是作秀,她是真的觉得太子居于高位,德不配位,下场会很悲惨,还不如及时止损。
到时去了封地,也能安乐一生。
最终,太子还是被废了。
当三皇子将那二十几名官员一个个抄家定罪之后,手段从稚嫩激进,也慢慢有所成长,在半年后,被文帝立为太子。
而那个时候,尹嶙已经带着程少商、霍君华、崔祐,一家人来到了梁县。
当时的三皇子并没有食言,在处置完一开始那七名贪污官员,又派遣羽林军找到了田朔豢养的五百死士,一千壮勇之后,便向文帝请赐尹嶙实封。
文帝自然顺水推舟,将梁县封给了尹嶙,而尹嶙的封号,也从东垣侯改为了“梁侯”。
虽是实封县侯,但实际上,比郡一级的列侯所受的实邑、待遇等等都高上一筹。
并且文帝给尹嶙下了一个特权圣旨,称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无须上书请奏。
这已算一个天大的殊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