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琛还在生病,本不适合再赶路,可不过翌日,林肃送来了一帖药,黎琛服下后却是精神好了许多,连之前的水土不服之兆也是减轻,竟是喊着饿了。
黎皇后自是欣喜不已:这孩子胃口小,从来都是吃不下多少东西,如今竟是喊饿了,齐帝陛下的药果然是有用的。
黎沅也是欣喜:管用便好。
孩子能吃能睡,自是不像之前一样虚弱,微微有些肉乎的小脸更是跟黎沅像了几分,只是即便认清了人,仍然是个粘人包一样的粘着黎沅,开口便是爹爹:爹爹,去哪里?
爹爹,一起玩。
爹爹不要走,爹爹不要宝儿么?
爹爹
黎沅虽是自恃冷静,可对上这么个软包子软绵绵的叫人,那心哪里硬的起来。
两人粘在一处,连夜间都睡在一处,仿佛没有了林肃插足的余地。
但是不管那小包子怎么粘人,林肃该亲便亲,该抱便抱,反倒是黎沅每每紧张不已,还得捂住了小宝儿的眼睛,却又无法拒绝林肃。
陛下,孩子在呢黎沅有些不自在。
嗯,那把他丢出去好了。林肃亲吻完后道。
黎沅欲言又止:他会哭的
这男人刚刚救了宝儿,他自是不能总是拒绝他。
孩子不能惯着,让他哭,哭累了就好了。林肃笑道。
黎沅:
听这不负责任的话。
你若是想我们洞房之夜也带着他,我倒是没什么,你愿意就好。林肃笑道。
洞房之夜带个孩子?!
他必然是不行的,可这人说行,便不会顾及什么孩子。
黎沅一想想那场景便觉得要晕:此事万万不可。
所以你得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林肃又在他颊上亲了一口。
这一次黎沅没捂严实,小包子侧头看着林肃道:你是何人,为何要亲爹爹?
黎沅脸红,看向了林肃,就怕他说出什么刺激的话来。
林肃戳了一下小孩儿的鼻尖道:我是你爹爹的夫君。
黎琛满目好奇的看着林肃:那你是娘亲么?
童言无忌,自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毕竟按照常理来讲,爹爹的另外一半就是娘亲。
黎琛未曾见过母亲,不存在什么思念之情,能记得父亲已是相当不易。
黎沅唇角勾了一下,却是不敢笑的太过。
非也,林肃抱住了黎沅的腰道,这是爹爹,我是父亲,你是爹爹生的,若是实在想改,可以唤他娘亲。
爹爹生的?!小黎琛明显惊呆了。黎沅也是惊呆了:我,我哪里会生孩子!
不然你想让他喊我娘?嗯?林肃问道。
黎沅倒是想,可他不敢,再说一国陛下被一个小孩儿喊娘,传出去可是要被人笑话的。
他对宝儿自是有血脉亲情,可林肃却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对宝儿容忍,却是不能再挑战他的极限的。
可你也不能胡编乱造。黎沅一想起自己生孩子这种事情便觉得后背发毛。
这样最好,有爹爹,还有父亲,是不是,宝儿?林肃笑着问道。
小包子再聪明,哪里抵抗得了这种绕弯,自是点了点头:对。
那就这样定了。林肃拍桌定案。
黎沅无从反驳,只能在心里挠他。
齐国定都梁国旧都,又是再收南国,直接将黎国与萧国划分了开来,黎国皇帝尚且能够安慰自己天险难破,萧国帝王却是日日睡觉都觉得有兵士攻进皇城,将他从龙榻之上拖下去。
日日担惊受怕的时候,齐国国都却是传来了启辰帝要迎娶南国太后,原黎国嫡幼子黎沅为后之事。
一举出,两国皇宫皆乱,黎国本是因为找不到他们的皇后而着急,如今一听,黎帝反而镇定了:若是沅儿嫁给了那齐帝,也算是两国联姻了,朕便是齐帝的老丈人了。
他是镇定了,可德妃母子却是镇定不能,他们早就怀疑是齐国将皇后那贱人偷走了,若真是什么联姻,那人成了齐国皇后,得知曾经发生的事情,必然会回来找他们报仇。
德妃年老,不及当年风情,可她会选美人,只要把控好美人的家中人,想要笼络帝王自是极为便宜的。
陛下糊涂,当年您把黎沅远嫁,他必然是心生怨恨,否则怎么会刚要嫁给齐帝,黎国的皇后便失踪了。德妃温柔道,而且黎沅为南国太后,按说齐国也是与南国联姻,那齐帝可曾放过南帝,陛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黎国不比南国,也不是齐军想攻进来便能够攻进来的。
她一番诉说,黎帝拧起了眉头道:他竟是真的恨朕么?逆子!!!朕当年可是为了黎国,朕的兄弟当年都能为了黎国捐躯,他身为朕的儿子,竟是因此而怨恨,若没有黎国,他能坐上皇后的位置?他能当上太后么?
陛下息怒,黎国易守难攻,我们未必就怕那齐国,只要陛下稳住,他必然不能对您怎么样的。德妃眸中划过一抹不耐,抬头时却是笑着安抚道。
是这个理,堂堂黎国没理由怕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黎帝深吸了一口气道,齐帝就一个人,若是能够杀了他,这天下还不是收归黎国手中。
陛下英明。德妃称赞道。
哈哈
黎国自有天险,萧国却是境内平坦,再闻联姻之事,自是以为黎国也归顺了齐国,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天下面临一统,朕之兵士未必抵抗得了齐国虎狼之军。萧帝眼眶微红,却是知道自己力不能及,幸而齐帝待各国百姓皆是一样的,为免无辜伤亡,朕想递上国书,归降齐国。
非他不想抵抗,只是无力制衡,若齐帝待百姓残暴,为保一国之民,也要让大好儿郎们拿起刀剑,可齐帝分明爱民如子,从无区别,只为保萧国皇室一家之姓累及无数性命,却是不必。
齐国国都在筹备陛下大婚事宜的时候接到了萧国的归降文书。
国书中言明萧国帝王会归降,但是要保萧国皇室不受迫害。
国书是快马加鞭送来的,再过十几日,萧国皇室也会亲入齐国国都归降。
林肃拿到国书时翻看了两眼,其中并无过分的要求,这么多帝王中,只有萧国皇帝最为仁善,若是在和平格局中,这样的帝王必然能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可这是在乱世,没有强悍的军队,便只能任由他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