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为朕带句话给秦桧。”赵君想了想又说道:“让他到了海南好好练字,衣食无愁。”
“谢陛下仁慈。”李纲赶紧补充了一句,说实在像秦桧那样的年龄贬为平民又发配到海南那种不毛之地,基本上就是个死,但是有了赵君最后这句话,基本上意味着秦桧不用为生活发愁,平安活下去,至于练字……秦桧的字可是大宋一绝,还有练吗?
其实李纲不知道的是赵君看上了秦桧的字,那可是后世标准的宋体字,各种书籍最常用的字体,从这个角度说如果秦桧早死了岂不是中国书法的一大憾事?
当然赵君这些想法是不能给外人说的,但是给了秦桧一条活路还是在朝中大臣中留下了一点好印象,咱们军伍出身的皇帝还是懂些艺术的,虽然他写的字实在难看的很。
这件事就盖棺定论,只管后面走程序。这个时候李纲并没有退回自己的位置,而是继续奏到:“陛下,老臣还有一事请奏。”
“请讲”
“由于上年江南大旱,稻米欠收,而现在早稻还未收割,故江南永州、郴州一带已经出现饥荒,杭州米价也一日一价,已经引起百姓恐慌,而朝廷已经无粮可放,此事因引起陛下的重视。”李纲说道。
“哦?这么严重?”赵君的神情严肃起来,因为饥荒就会出现流民,搞不好会引起暴动,而作为首都的杭州局面不稳定,纯粹是要打自己刚刚登基的皇帝的脸,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又看着站在边上的黄天乐,问道:“黄爱卿。”
“臣在。”黄天乐出列。
“户部对此有何对策?”赵君问道。
“户部已经筹措钱财前往鄂州、洪州、江州一带购粮,但是国库吃紧,无法筹措更多的钱财。”黄天乐回答道。
还是一句老话,缺钱啊。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现在赵君当了这个皇帝才明白其中艰难。这些年每年都在打仗,户部那些钱早就被用光了,已经形成了寅吃卯粮态势也就是提前收税,但是赵君很清楚这种状况绝对能一直这么做,搞不好又是官逼民反。
“至于杭州的米价,李爱卿不用担心,朕自有办法。”赵君想了想说道。
“陛下有办法?”李纲有些迷惑不解,即便是贵为天子,总不能变出粮食吧?不过既然看到赵君如此有信心也不说什么。
“国库亏空,朕倒也想了些法子。”赵君又说道:“充盈国库,无外乎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听到这四个字,在场的大臣们顿时神情一紧,因为让他们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那场把朝廷搞得乱七八糟的熙宁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