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齐宁却已经笑着打断道:“陈大人是不是杞人忧天了天香公主未嫁到大楚之前,确实是东齐人,可是一旦嫁过来,不但是她,就是她带来的那些仆从,也都将是我大楚人。天香公主如果成了我大楚的皇后,当然是以我大楚的利益为重,陈大人是担心天香公主近身行刺皇上不成”
陈兰庭正色道:“东齐人诡诈,不可不防。”
淮南王淡淡道:“东齐国小人薄,我大楚迎娶天香公主,乃是给他们天大的颜面。若非与北汉对峙,我大楚举兵东征,数月之内便可尽灭东齐国,东齐国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安敢伤害皇上一根头发”
隆泰道:“陈爱卿,你有此担心,也是为朕的安危着想。只是朕如果连一个女人都无法应付,又如何应付强大的北汉”
他此言一出,群臣更是确定,这小皇帝心里明显已经认定要往东齐求亲了。
镇国公终于道:“皇上,若是往东齐求亲,却不知该派何人为使臣”瞧了淮南王一眼,道:“皇上欲要和东齐结亲,互为联盟,这也是利国利民之好事。既是如此,我大楚派出使臣,当然也要表示出足够的诚意,定要马到功成。”
隆泰本还以为镇国公不会如此轻易妥协,却不想他竟是答应,心下微喜,群臣之中有人听镇国公这般说,心想今日淮南王、锦衣候和武乡侯联手,而且又是小皇帝的意思,看来镇国公也知道不易应付,是以这才妥协。
“镇国公,向东齐求亲,自然是要备下足够的厚礼。”隆泰看向窦馗:“窦爱卿,此事你定要好生办妥。”
窦馗立刻道:“臣便是砸锅卖铁,也定会备下求亲重礼。”
“皇上,备下厚礼不是最重要。”镇国公道:“此番派出的使臣是何人,才是最为重要。”看了礼部袁老尚书一眼,道:“袁老尚书掌理礼部,若是由他出使,倒也合适,可是袁老尚书年逾古稀,一路跋山涉水,只怕袁老尚书也难以坚持。”
袁老尚书立刻道:“跋山涉水,老臣倒是能够撑下去,可是老臣岁数已高,反应时有迟钝,若是去往东齐,一时老糊涂,失了礼数,或是应付不当,坏了大事,那老臣就是万死不能赎罪了。”
群臣心想袁老尚书这话倒也没错,去往东齐国都,山高路远,这七十多岁的老家伙要长途奔波,这把老骨头还真是未必能坚持得住。
隆泰道:“老尚书年事已高,确实不好远行。”微一沉吟,问道:“镇国公,你可有合适人选”
“臣以为,若要表达我大楚求亲之诚意,这使臣自然不能马虎,不但要为人睿智,处事干练精明,而且还要身份尊贵,臣以为,王爷是最为合适的人选。”镇国公道:“王爷乃是皇家血脉,高瞻远瞩,睿智非凡,如果是王爷前往东齐,必能让东齐人感受到我大楚的诚意,这门亲事也就马到功成。”
第五四一章 使臣
淮南王听镇国公要让自己作为使臣前往东齐,眉头微紧,但只是一瞬间,便即笑道:“皇上,让臣去往东齐,倒也算得上是合适。”
隆泰立刻问道:“王叔愿意去往东齐”
“为国效命,岂敢不从”淮南王笑道:“只是臣却觉得,臣此去东齐,只怕会给我大楚带来极大的后患。”
“后患”
淮南王解释道:“皇上,向东齐求亲,表达我大楚的诚意,这自然是不会有错,可是,皇上可否想过,臣毕竟是大楚的王爷,如果臣去往东齐,自然是给足了东齐国的面子,可如此一来,却可能养大了东齐人的胃口。”
“此话怎讲”
淮南王道:“皇上,前番东齐国立储大典,皇上当时还是太子,前往参加,那已经是破了例,给了东齐天大的脸面。自我大楚立国以来,与东齐国虽然颇有往来,但至今为止,东齐派出的最高官员,也不过是他们的大礼官。虽说我大楚要与东齐结盟,可是结盟之后,谁为主,谁为次,打一开始就要搞清楚。”
隆泰微微颔首,淮南王继续道:“这次求亲,我若前往,那么以后与东齐人交往,凡事都必将要以最高的规格去应付,而且一旦结盟,事涉甚多,若从一开始就养大了他们的胃口,那以后许多事情我大楚反倒是处于被动。”
“王叔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去了东齐,他们就会生出自满之心,以后与我大楚交往,会提出更多的苛刻条件”隆泰若有所思。
淮南王点头道:“不错,皇上,东齐与我大楚相比,只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区区小国,此番求亲,我们既要表示出诚意,却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是出于何等地位,以免日后交往,会给两国带来太大的麻烦。”
镇国公含笑道:“王爷,却不知除了王爷,还有谁更为合适”
淮南王道:“本王自然是不好前往,但我大楚四大世袭候,任何一个作为使臣前往,既可以表示出诚意,又可以让他们不至于太过自满。”瞧了金刀候一眼,见金刀候岿然不动,宛若一块古老的石雕,笑道:“金刀老侯爷年事已高,自然不可能担任使臣,如此一来,适合担任使臣的,只有三位,锦衣候,武乡侯和忠义候司马常慎。”
武乡侯苏禎急忙道:“启禀皇上,前方京城疫毒蔓延,臣受到感染,至今还在吃药调理,这长途跋涉,臣臣唯恐力不能逮”
群臣心下好笑,暗想你武乡侯倒不必太过担心,你才干平庸,朝廷也不可能派你前往东齐担任如此重大的差事。
果然,隆泰已经道:“武乡侯既然身体欠佳,就留在京城调养,不必远行。”
苏禎这才松了口气,谢了皇恩。
“若是如此”淮南王微微一笑,道:“忠义候司马常慎倒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忠义候文武双全,做事稳重,为人机敏,而且是老国公亲手调教出来,以忠义候为使臣前往东齐,可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司马常慎却已经出列道:“皇上,若是钦命派臣为使臣,臣必当”话没说完,却听得咳嗽声响,镇国公却是轻咳两声,拱手向隆泰道:“启禀皇上,司马常慎决不能去往东齐。”
司马常慎微皱眉头。
虽说淮南王举荐他为使臣去往东齐,似乎不怀好心,但司马常慎却是想着,如果这次当真担任使臣去往东齐,顺利完成求亲重任,便是大功一件,司马岚威名远播,司马常慎却是一直处于父亲的威名之下,除了朝中人物,真正知道这位的却并不多。
他刚刚承袭忠义候爵位,心下倒也想找个机会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