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真壁感慨道:“所以我跟随师傅进了山,师傅知道我擅长厨艺,问我愿不愿意到五谷堂做事,我这条命都是师傅救的,师傅既这样问,我自然愿意。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五谷堂做事,直到今日”
杨宁倒想不到真壁以前有这番经历,竖起拇指道:“难怪你做的菜味道确实不差,原来是在御膳房待过。”
真壁眼眸之中微显几分得色,道:“齐师弟,不是吹牛,这些年我在五谷堂历练,日夜都是与素菜接触,厨艺大大精进,真要让御膳房的那些御厨来和我比素餐,我未必会输给他们。”
“这个我信。”杨宁道:“不过真壁师兄,你既然和我敞开说话,我也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杨宁道:“你以前也是被人排挤过,也被人欺负过,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既然有了切身体会,在这大光明寺内,又何必欺负其他师兄弟都是入山修行,凑在一起,也都是缘分,其实也没有必要分彼此。”看了真明小和尚一眼,道:“我很奇怪,你们为何要针对真明”
真壁更是尴尬,与真痴对视一眼,才讪讪道:“齐师弟,这个这个是我们不对,以后以后不会再有此事发生。”
“你们还没有回答我的话。”杨宁道:“我是问你们,为何要针对真明,是因为他年纪小”
真壁犹豫一下,终于道:“其实其实是我师傅和和净纯师伯有些矛盾,我听人说,年青的时候,净纯师伯几次让我师傅难堪,所以”
杨宁道:“我就猜到是这么回事。我说真壁师兄,这里是大光明寺,号称天下第一寺,佛法普照,咱们就算是做饭的,也该有空读两本佛经吧。净纯大师和净和你师父的恩怨,他们自己只怕早已经都忘记了,亏你们还记在心里,出家人还有争强斗胜之心,那可真是不该啊。”
真壁抬手抓了抓脑门子,道:“齐师弟说的是,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以后不会了。今天的事情,齐师弟就不要放在心上,是了,齐师弟是要留在山上修行,还是只在这里短修”
杨宁道:“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从明天开始,我会派人给你们送饭菜过来。”真壁笑道:“齐师弟不是在山上养伤吗身体不便,我专门给你做病号饭,你就不必来回辛苦了。”
杨宁心想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笑道:“这这样不大好吧是不是搞特殊啊”
“没事。”真壁立刻道:“我来安排,我来安排。”向真明小和尚道:“真明小师弟,以前师兄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莫放在心上,以后的饭菜,保证你吃饱吃好。”向杨宁笑眯眯道:“齐师弟,你们慢慢用,天黑了,不好在这里打扰,回头找机会再聊。”
他倒也恨识趣,领着真痴出了门去,临走时甚至连院门也小心翼翼带上。
真明小和尚到杨宁对面坐下,道:“原来他们给我饭菜很少,是因为师傅当年和净善师叔有嫌隙。”
“有其果必有其因。”杨宁道:“什么事情发生,总不会无缘无故的。不过你师父当年看来老是给他们师傅难看,也算很牛了。”压低声音问道:“小师兄,我到这里,一直都是你照顾的吗”
真明小和尚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哦,我记得我醒过来就躺在那张床上。”杨宁回头指了指身后那张床,“你好像说过,我在这里躺了两天两夜。”
“是啊。”真明小和尚道:“你是师傅亲自领人带过来的,当时师叔伯已经帮你疗伤,你还没醒过来,就先在床上休养,师傅当天夜里就下山去了皇宫,临走时嘱咐小僧好好照顾你,另外等你起来传授你清经,小僧都按照师傅的嘱咐做的。”
“那那你可发现我身上的一只包裹”杨宁犹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问道:“用黑布包着,里面是图纸,你可见到”
真明小和尚摇头道:“没有,宁师弟,你丢了东西吗这里并无外人,小僧也没有碰过你的东西。”
杨宁知道这小和尚应该不会撒谎,心下更是郁闷,暗想那些剑图到底被谁拿走,该不会是被给自己治伤的老和尚拿走了吧
第一四零章 下山
接下来两日,真壁还真是信守诺言,每日里都会派人送来饭菜,不但管饱,而且菜式也是变着花样,真明小和尚在寺里十多年,却是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丰盛的食物,也算是跟着杨宁沾了些口福。
不过真明自制力极强,虽然每顿送来的饭菜丰盛可口,他也只是比平日里稍微多吃一些,并不贪食,杨宁倒是乐得自己独享。
不得不承认,真壁的人品虽然不咋地,可是厨艺还真是了得,大光明寺乃是佛门重地,自然容不得荤腥,可是每天做出来的素餐,依然让人食欲大振,也难怪当年这家伙能够在宫中当差,还被淮南王要了去。
这两日倒是没有停下功课,每天到了时辰,真明都会带着杨宁在悬崖边静坐,按照清经的方法练气。
这一日三次,每次最少也要一个多时辰,若换做平时,每天十二个时辰要花上三四个时辰静坐,杨宁指定是耐不住,可是在这天堡山峰之上,也并无他人,真明小和尚亦是个无趣之人,杨宁百无聊懒,只能练气打发时间。
他既知大光明寺已经为自己疗伤,只等有人代替自己出家就可以下山,却不知道代替自己出家的人何时才能过来。
不过他却是自信,顾清菡那边当然不可能丢下自己不管,也定然不可能让锦衣侯府的继承人跑到山里当和尚,又想到如果按照约定,唐诺此刻应该已经到了京城,却也不知道她是否往侯府去找寻自己,自己事先并无安排,也不知道侯府会如何安置。
他本以为那位净纯大师做完水陆大法的法事就会回山,可是却迟迟不见净纯大师回来,每天五谷堂有人送饭过来,杨宁顺便打听,非但净纯没有回来,前往皇宫的光明十僧,并无一人返回,倒是为了准备太子的登基大典,礼部已经派了不少人进山,开始在北高峰做准备。
连续等了三天,杨宁对清经运气法门已经是十分娴熟,只会却并无太大的进展,气息每每进入体内,还没开始流转,便即消失,倒是丹田内他依旧能够到一股充盈的劲气在流荡,却不似以前那般难受。
他知道这清经是佛门的心法,佛门武功讲究的就是循序渐进,一步步打下深厚的底子,这需要长年累月的慢慢积累,自己想要在几日之内就立竿见影,那也是痴人说梦。
不过想到太子登基渐近,杨宁心之如今的京城必定是阴云密布,在太子正式登基之前,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