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秦皇 分节阅读 99(1/2)

d

王贲带五万军士平定新郑叛乱后,便陈兵韩国边境安城,离大梁只有数十里之遥,又在黄河之边境,秦国的粮草已是大批送至。

其中大多是粟米,秦王虽然推广麦种,但军粮依然是粟米为主,只是如今秦国的主食已开始颠倒,粟米做为补充,主食以麦为主,若不是为军粮计,完全可以尽种麦米。

这些都是小事,如今灭燕后,他父亲王翦已经带十万大军前来与他汇合,剩下的士卒,都驻扎燕赵之地,防止代国反攻。

“为何不将代取下”王贲有些困惑,询问一身风尘,却精神奕奕的老父亲。

“王之命,不攻代,”王翦微微一笑,道,“若攻代,谁来防范匈奴东胡”

王贲恍然大悟,一时间又佩服起秦王的算无遗策,不由叹道:“与大王同代,这赵嘉何等无辜。”

匈奴来攻,若抵挡,代地便首当其冲,必然徒耗民力,无力收复故土。

若放匈奴入关,那首当其冲的便是赵国故地,秦若护赵国故地,必得民心,如此一来,赵嘉再想收复故土,被劫掠的民心会如何想他

“却是我等之幸。”王翦叹息一声,“渠之事,如何了”

灭魏之计,是早就计划好的,十五万秦军攻魏,不以水淹,绝难破之,是以秦王早命郑国前来勘探,挖渠灌水非一日之功,河水要淹大梁,少不得蓄水一月半月。

王贲点头,拿出地图,指着安城外的黄河道:“先前,河水借济之道入齐,自此,济河同道,水势浩大,魏国建有水坝,可以此为基,拦河蓄水。”

黄河母亲现在虽然还不黄,但脾气却是一如既往的爆炸,一百五十年前,魏惠王迁都大梁时,旁边还是一条名为济水的济河,水势平缓,修了鸿沟,恩泽魏地。

可数十年前突然祸从天降,河水母亲觉得应该搬家了,便从荥阳处转道南下,夺了济水河道,汹涌入穿过魏地,这么一来,可苦了一旁的大梁,一到雨季便瑟瑟发抖,提心掉胆,更是修筑无数堤坝保平安。

“不过,有一怪事,”王贲迟疑了一下,才道,“大王说要亲至荥阳,看魏国之灭。”

“这是为何”那不是亲征了么,王翦一时觉得恐慌,难道秦王觉得他们父子功劳太大,不放心了

“不知。”王贲补充道,“他还命我不可随意灌城,要等得严卿前来。”

121、第 121 章

带着一行新的随丛, 严江未从原路返回大梁,如今秦军一至,魏国上下戒严,走陆路直接过去妥妥是送的,便准备自水路而去。

沛县在泗水河边,泗水向北通连济水,可以从定陶走济水入大梁附近。

嗯, 就是走那条被占了家的济河,现在它已经是黄河的新家。

他们沿途遇到许多从大梁逃出的客船, 装着魏地不少旧贵, 还有很多闻讯而归的商船, 富贵而移的人群们目露惶恐,面带愁容, 大多顺河水向齐地逃亡。

他们说,齐国已经五十年无兵灾,是极好的地方,故土虽然难离,但韩赵燕的旧贵皆被收去土地, 财富也多受盘剥,不如举家迁离, 以求平安。

严江准备租一搜大船去大梁, 但路过的船主们纷纷拒绝,多少钱都不走回头路,于是开了大招, 用青绿蓝绿和赭石这几种颜色调和,他花了两天时间,在白绢上画了一幅华丽无双的“西王母游天图”,他是受过现代美术熏陶的,那王母像画出的叫一个雍容华贵、仙气盎然,再把黄金拉成金丝,捣弄成金粉,往绢上一洒,定画液一喷,阳光之下,那叫一个金光闪闪,瑞气千条。

凡是看到都跪了,说是要跪拜仙人,皆愿以船相送,只求换来此画。

严江手持这种等利器,在船主们的船里挑挑拣拣了一番,找到最大的一艘,船主是一位中年士人,自称楚国名士,叫景璜。他只是看了一眼此画,目光便再也移不开去,不但同意了严子租船的请求,还一路跟随,想要与严江谈仙论道。

被严江以他仙缘未至拒绝了。

本来交易就此成了,奈何陛下醒来看到,坚决不干,一番赢飞虎跳后,严江夸起这船太棒,也不知出自哪位大师之手,想试试能不能花钱买下来。

于是那景璜便告诉他,在吴楚江南等地,多有水战,所以“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平道”,楚国灭越后,更是得了吴越一地的制船之术,旗下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桥船、楼船,楚国王舟更是有楼三层,华丽精美至极,又有丝织铁器,通行诸国,这些年楚国将会稽经营地如都城寿春一般。

他这船便是用闲时的楚国战船,运送货物。

严江聊天时,知道了不少楚国旧事,楚悼王变法失败后,诸多旧贵被杀,如今楚国以屈、楚、昭三族最贵,他出生景氏,楚王悍和昌平君都在拉拢他家,又听说他母为水蛊病所苦,便将带在身上的几颗治虫药做为交换。

景璜没想到出个门居然能遇到这种好东西,带着药就坐轻舟南下而去,把船与船上橹手管事都留给了严江。

于是长有十五米,宽有五米,甲板上并连的有大小房间三间,底舱有橹手十名的大船,就走上了归秦之路。

见这景璜走了卢绾一个没忍住,低声嗤道:“这景昭项三家还是如故。”

萧何等人神色也皆是叹息,楚国封君大夫横行已久的,用官船私运,不过小事罢了。

严江有些好奇地询问情况。

这才知楚国地广人稀,处处皆为封君,他们势力庞大,楚王用兵用将皆依仗他们,税赋摇役,都是封君来定,所以遇到好的封君日子就过得顺畅,若遇到昏庸者,就只能自求多福。

萧何还叹息当年屈原有心治国变法,却连自己的屈家也不愿意支持,鄢郢之战时,白起水灌鄢都,火烧郢都,楚国宗庙社稷尽付一炬,屈原闻之大哭,随即便投了汩罗江。

严江对此不发表意见,心里却想着屈原这事真怪不了别人,他一个屈家出生的大夫封君之子,想捡起吴起当年没成功的变法,想费除封君大夫之权,把贵族们都迁到福建广东那种山野瘴地去开荒,那些贵族只是流放他没要他的命,已经是超级对得起他了好吧。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开个培训班,给这些人讲入秦需要注意哪些秦律,免得功劳没赚到,反而被拖去修城墙。

“秦人怎如此喜欢修城墙”樊哙听得头痛至极,帮大家问出来这个问题。

“修城墙一可强固防御,二可锻炼士卒听命,三可上战场,若无这么多罪民,十数万大军,如何有如此多的民夫送来粮食兵戈”严江轻笑道回答原因,“到时至大梁后,你等可领数个士卒,至于能得少多功劳,便看自己了。”

“大梁城高墙固,如何攻得”刘季是在那边混过的,那可是他生平仅见的华丽城池,一听此言,心中便有些打鼓攻城战,那是损失战士最厉害的战斗了,尤其是第一批,基本都是送的。

“这些你们就不必问了,”严江懒懒道,“只需的照我说得去办便是。”

众人心中虽然困惑,但也应是,严江点点头,让萧何继续记下秦律,便回了船舱。

他指尖在厚密的船木上划过,发现这些大船皆是用得上好的柏木,整料拼接,卯接的一丝不透,技法之高,让人惊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