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13(1/2)

就消化一个地方的策略,所以进度并不快。不过胜在稳固,起码大汉占领下的地区,民众并没有任何抵触,反而因为大汉带来的好生活而无比的拥戴大汉的统治。

所以,东瀛那边还有几家势力存在,三韩半岛倒是占领下了,不过三韩势力非常的复杂,加上半岛的地形非常复杂和恶劣,当初还真就没有将三韩势力全都清洗干净,的确有几家跑的没了影子。

这亡国之恨,会引来报复也不奇怪。

代国就更别提了,本就是敌对的关系,而北燕三国就是几个墙头草,匈奴现在成了被夹在当中的肉馅,做出一番举动也不奇怪。

就这西域诸国,他想不通透。

不过想不明白也不用非得自己想个明白,他当皇帝底下养了那么多文臣谋士,不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用的吗

比如眼前这位庞统,话说这些这位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那卧龙风格刚好是两个极端。

诸葛亮求稳,事事都要算尽,不算到万无一失了不肯出手。若是一个计策他转头就想到了问题,那么这个计策就绝对不会采用。

比如演义中被很多人批评为诸葛亮最大失误之一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就不肯采用。

因为变数太多了,根本无法保证这个计策的顺利施行。

当然,就刘轩来看,子午谷奇谋本身就是狗屎,破绽太多,不用才是正常后来魏国大都督曹真引兵从子午谷想要奇袭汉中,结果走了大半年愣是没走过去,最后无奈下只得退兵转了回来。

总之,诸葛亮是小心谨慎的性子,使用计策也多是规规矩矩的安排。兵法中有正有奇,诸葛亮就是那种以正为主,甚少出奇制胜的性子所谓空城计,也是逼的没招了才用。

而庞统刚好与诸葛亮相反,可能是性格造成的,要刘轩来分析的话,这货可能是因为自己容貌丑陋大异于常人,所以打小就有一种自卑心态。

为了证明自己,他就玩命的学习,并且好出风头,比如原本演义中那段,自觉刘备没看重自己,他就特意演了那么一出,要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然后迫使刘备客客气气的请自己回去出奇制胜一旦成功,那当然是大出风头。

好出奇制胜的人,对于阴谋诡计什么的自然无比精通,而自身精通这些了,用来以此推测别人行动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比如贾诩、郭嘉两人贾诩是阴沉肚子里全是坏水,郭嘉这货也是好出风头的骚包性格。

所以刘轩看来,庞统是非常适合帮自己推测西域行动的人。

果然,才一询问,庞统都不需要思索,立刻就道:“陛下西域诸国所图者,西凉之地”

“西凉”

御书房就悬挂着一张地图,这个地图是最新的,除了大汉目前的领土势力之外,还包含了周边几个国家势力,并且上面还黏贴着一些东西,表示了其目前与大汉之间的关系红色是敌对,绿色是盟友,只是地图上红色不少,绿色是一点看不到。

“西域诸国所辖土地,相比大汉来说要贫瘠许多,而且有不少国家深处荒芜之地当中,所以对于大汉的土地这些国家一直觊觎非常”

其实这个时代莫说西域诸国了,中东那旮旯也不像是后世那样遍地黄沙,多少都有些绿色。只不过虽然有绿色,却不见得适合耕种,这就是为什么亚洲诸国中除了华夏文明大多都是游牧民族。

对于大汉的土地,这些国家一直都羡慕非常,同时也不只一次的想要将大汉的土地掠夺过去。

只是西域诸国的势力比较弱小,当年大汉设立西域长史府的时候,就打过不只一战,没有一次是西域国家获得胜利,被打的叫苦连天的西域诸国这才渐渐老实了起来,再也不敢对上国进行挑衅。

不过情况似乎有算变化

“许是因为大汉前些年虚弱非常,这些国家以为有机可趁”

前些年大汉虚弱的模样,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所谓的西域长史府所统辖之地也都被西域诸国瓜分了大半,只留下一部分还在大汉统治下,而刘轩登基之后也只是将西域还剩下的包括西凉、敦煌等郡划进凉州,整个西北也以守势为主,并没有想过去将以前西域长史府的大片势力范围收归回来。

庞统将这些情况一一陈述了一遍之后,立刻就分析出了结论:“陛下早些年以平定天下以及针对东北鲜卑为主,西北始终没有动作,所以这些国家以为大汉没有余力兼顾西北了”

虽然大汉的实力一直在提升,可西北诸国以及西北面最让大汉忌惮的羌人部落始终没有和大汉真正起过冲突,时间久了他们难免会觉得:“汉人根本不敢和我们作对”,若是再出一些个有野心之辈,同时有心人在从中教唆一番,难免会升起一些心思。

“哼,既然不听话了,那就适当的教训一番吧”

实际上刘轩怎么不想收回西域之地可是那地方有点远,就算现在有悬浮车,可只要没有百姓迁移定居过去,那始终就是一块飞地。

如今大汉刚刚打下一大片土地定为辽州,并且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可在百姓迁途上始终进展的不顺利汉人就是如此,恨不得生老病死都在老家,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们死也不肯搬家。

早些年黄巾肆虐之时,就有许多家族不肯离开,结果惨遭黄巾贼军的屠杀和劫掠,这一部分中人又以年老长者最多。

反倒是一些年轻人当家作主的家族早早就搬家躲过了那次灾祸。

如今大汉虽然太平了许久,可那二十多年的混乱毕竟给天下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大规模的反叛和内乱,使得壮丁数字下滑了很大一块。

同时天下大乱的时候怕是也没谁有心情创造人类,这就导致那一段时间出生婴孩的数量几乎是大汉历史以来的最低点。

当时也许还不见影响,可刚刚平定了混乱的这阵子影响就体现出来了这就和历史上三国混战的时候,人口已经下降到了那种程度,可外族却打不进来,反倒是晋朝一统天下后只坐了几十年江山就被外族打的哭爹喊娘一样。

除了当时晋朝自己傻逼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壮丁人数的急速下降。

打个比方,如果三国时期可战军力是十万,等过了几十年,这十万兵已经全都不能打仗了,而因为早些年一直在打仗,没有太多的新生婴儿出生,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百姓壮年人口的基数就比当年低了许多,在这个数字上再去征兵,自然征不到多少。

现在就是这样,早些年的时候还有一些青壮年直接征用过来,而后来刘轩虽然不断的鼓励生育,可终究有人担心还会出乱子,尤其是那阵子大汉还没恢复一统,各地诸侯都做着土皇帝,时不时还要打上一场,一些人更是四处逃难,哪里有心情创造人类

所以就导致了现在大汉的百姓呈现了两极分化趋势:一批早些年的壮年已经渐渐老去,离开了一些重要的岗位,而这批人偏偏又是最恋家的,都希望在老家度过余生。

而新一批的年轻人年龄又太小,现在还在大汉规定的上学年龄中,接受着朝廷普及的义务教育,暂时还不能接过任何重要的工作,更不要说去辽州定居做那开荒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