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只能各自封赏,然后让他们回归各自领地上。但诸侯中不乏野心巨大之人,这些人要是不满意这些封赏,执意要领兵进驻雒阳,那又怎么办
难不成以兵马拒之那就彻底与天下诸侯撕破脸,恐怕诸侯第一时间就会联合起来先把朝廷给灭掉。
刘轩却笑道:“董卓只要稍显败象,便直接迁都长安,将这雒阳留给他与那群雄争夺。”
这算是刘轩安排的后备计划。
那就是如果事情有变,没有按照自己计划中的所前进,那么他就先董卓一步把这都城丢弃到时候虽然会对他天子威严有损,但这也正是他想要的。
若不如此,关东群雄哪能彻底将天子撇到一旁所以这时候刘轩要做的就是败坏自己名声,然后低调的去关西发展。
他记得讨董联军与董卓打到最激烈时,董卓曾有过亲自引军与联军交战的记录,那时候也就是他们离开雒阳之时。
若这般做的话会有许多麻烦之处,更要提防董卓引兵追杀而至,那时候他能指望的似乎就只有曹操的羽林军。
另外还得计算好时间,同时要让董卓大军被关东群雄牵制住,分身乏术,这才能真正成功。
“陛下是想以潼关天险拦住董卓,然后坐看董卓与群雄厮杀,并取西北之地”
荀彧与刘轩谈了片刻,立刻就明白了刘轩的打算,心中想了一下,突然道:“此计比前计更好,陛下何不先用此策”
刘轩一愣,一时间被问住了。
“是啊既然一样可以达到效果,那我干嘛非得死守着原本的套路呢”
他原本觉得既然按照原本的进程来发展就可以达到目的,那么自己就在一旁看着就好了。此时才想起来,若是主动出击,自己甚至可以更早两年的定鼎天下。
若是以前,早两年晚两年无所谓,那时候他一闭关出来也不只两年,甚至二十年都不只。但眼下正是要发展之时,差了这两年可差了许多事情,不说旁的,就这两年时间,完全可以将那羽林军练成一支强军,甚至将曹操一直惦念着的虎豹骑组建起来。
“只是虎牢距离雒阳不过五十里,陛下稍有异动,恐立刻便叫董卓知晓。”
刘轩想了想:“此事不难,董卓即便引军离京,定然也会留人监视朕与朝中百官,就在那监视之人身上做些文章便是。”
荀彧想了想,立刻恍然:“陛下欲招揽都亭侯”可随即眉头皱起老高:“都亭侯拜了董卓为义父,怕不是那么容易招揽。”
“天下人所图无非名利二字,今但凡都亭侯所求朕都能给,如何招揽不得就算都亭侯不动心,他帐下将校不动心”
s:扔下董肥和群雄死磕,刘轩准备跑路喽
第32章王司徒
计划变更,那么一些事情就需要好好准备了。
如今关东诸侯联军已经杀到虎牢关下演义中汜水和虎牢成了两个关口,但实际上本就是一个地方,在这个世界虽然很多大事都按照演义中所写,不过这些细节处倒是依照事实而定。
董卓派自己手下大将华雄前往阻挡关东联军的攻势。
本来董卓想派更器重的李傕、郭汜等人前往,但是华雄因为前一次被刘轩一刀打败,自觉在主公面前丢了好大的脸,所以这一次想要立下功勋,挽回自己在董卓心中的地位。
至于吕布他倒是主动求战,奈何董卓没有答应此时吕布身为虎贲中郎将,执掌虎贲军,等同于就近监视天子,前一次天子开口保下袁隗已经让董卓意识到,刘轩这个自己一手扶上台的天子并不那么听话,所以心中对其也就更加在意了起来。
这般情况下,外有关东诸侯,内有太傅袁隗等老臣,董卓不小心谨慎一些的话,指不定就会被对方来个里应外合。
自回到府中,他就将自己帐下谋士李儒唤进内室,详细商议此事。
“如今袁绍号称盟主,统领关东几十路诸侯直扑雒阳而来,若其叔袁隗再联合朝中老臣,恐怕事情”
董卓的意思,就是先除了一患最好,其中袁隗就在朝中,最遭他忌惮,若自己要起兵前往虎牢对战关东诸侯,那么朝廷这边一定要稳住。
李儒却不同意,只是自己这个岳父什么脾气他心中明白的很,只能道:“今关东诸侯虽然结成同盟,但却不会真正一心一意的要与我等分个死活,想来只要在虎牢关下耗些兵马钱粮,这所谓的同盟自会散去。”
董卓听了,突然醒悟过来李儒说的极有道理关东诸侯几十路,这些人怎么可能都是忠于汉室的忠臣若都是忠臣,怕是早在自己入京的时候就全都起兵杀来护驾了。
过了这么多时日,还是有人广发檄文这才各自响应,不外呼是看出若不响应,难免会叫人背后议论,于名望有亏,这才带兵来应付应付。
即便其中那些个有野心的,也不见得就真的能打破虎牢。他们有兵董卓也一样有大军,到时候战场上见真章,谁又怕的谁来
打个难分胜负的时候,自己稍微以朝廷之名许些好处,这些人估计就会收手。毕竟他们的实力都基于手上的兵马,若在虎牢关下将手中兵马折损一空,回去后还能保的住老家吗
关东群雄今次出来,首先一点就是各自都暴露出手上有可以随意动用的兵马这一点,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回去后必然忌惮周围群雄当然也不会缺少那种想要趁势吞并他人,扩充自己实力的有野心之人。
在这种大环境下,这群人能够舍得本钱和自己玩命
董卓想明白了后,突然咧嘴大笑:“还当这天下英雄何其多,原来不过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哈哈大笑间也不做掩饰,直接大声道:“不过那小皇帝竟然敢忤逆于我,倒是要他明白明白这朝廷究竟是谁来做主”
想了片刻才问李儒:“那弘农王与前太后何氏近些日子如何了”
李儒一听,立刻明白董卓什么意思,开口附和:“常有护卫兵卒言,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