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客高谈阔论,全是骄矜的颜色。
“经此一战,天下定矣我国民军已经在战场上,用日寇的尸体证明了谁才是中国真正的老大”
“呵呵,眼下咱们的表演已经告一段落了,该看看他们gcd的本事了,可千万别在直隶平原上被小日本打得哭爹喊娘啊”
“那不要紧大不了咱们再出兵去救。不过这报酬嘛,就是直隶和北京啦”
“其实中g红军还是挺能战斗的,只是武器装备差了一点,战术也太落后,只知道一味和日军硬拼,打阵地战。他们难道不明白,阵地战没有火力优势是很难打的连日本人那样精锐的军队,最后也被逼急了拼人海。”
“拼人海还有一线生机,只要人的密度过火力的密度就有可能会成功。如果不拼只是在阵地里面挨打,用不了多少天就全军覆没了,所以这次日军拼人海还是对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日军指挥官们的狠辣,中g遇上这样的对手只怕很难讨得了好啊”
“估计到时候咱们还是要出击,也只有咱们能收拾日本这样的强敌,中g他们不行”
出这样议论的都是身上戎装笔挺,简章上将星闪亮的国民党军各级将领们。这些人眼下多多少少都有了些醉意,说起话来也格外响亮,生怕满座的人都听不见似的。也就是座在横头中间位置上的罗耀国和两侧的白崇禧、安思华还保持了清醒,只是不住地低声交谈,以交换各自对时局的看法。
特别是罗耀国的脸上,总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担忧,似乎对目前的时局并不太满意。让他担心的主要是中g的态度。这次中g的“进京赶考”的确是面对了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一个一盘散沙似的联合政府,加上咄咄逼人的恶邻、一堆把浑身上下都捆得严严实实的不平等条约。可是中g现在却给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答案,他们居然要用装备简陋,训练也马马虎虎的红军去和同他们数量差不多的日军硬撼,这些人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呢难道真是爱国爱到了奋不顾身的地步这样的话,另一个时空的老蒋的确是输得不冤了。
“辅文弟,这一次中g要在直隶平原和日军开战咱们应该给他们多少帮助呢”白崇禧把身子向罗耀国这边挪了挪,压低了声音又道:“中g会不会是想借着抗日的名义占领直隶啊”
罗耀国闻言微微一怔,手中轻轻转动着高脚酒杯:“若说他们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不过,眼下他们和奉系、晋系要搞联合政府。做起事情来也不能随心所欲,至少得要能够服众才行。如果他们能打败日本人,废除不平等条约占据直隶,别人自然无话可说否则的话,这个联合政府只怕马上就要散伙中g不会这样目光短浅的”
“那中g有没有可能打败日本呢”安思华接过话题问了一句,随后又自问自答道:“应该打不败,除非日军再犯低级错误,就像这次一样,孤军深入来打济南。只是北京离天津不过一百来公里,他们的后勤线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日本会去打北京”罗耀国深深吸了口气,意识到问题有些扎手了。如果日军攻占北京,那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只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了北京是都啊,虽然孙中山眼下不在那里,不过也不能让外国给占领了
“应该不会。”白崇禧摇摇头:“除非日本人想跟咱们干到底,不过这种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或许中g也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现在就在北京周围布防,嚷嚷着向日本挑战。眼下日本因为和咱们的战争已经遭到了英美法荷的禁运,所以只要挨到日本退兵,他们就不战而胜了,也就达到目的了。”
罗耀国轻轻吁了口气,微微一笑:“那样就好,只要不弄出什么全面战争就行了。那咱们就把这次缴获日军的武器弹药送去北京给中g吧,另外再出动一个航空轰炸团去北京南苑机场,等捱过这段时间就太平无事了。”
“对了,你们对青岛和烟台有什么计划吗”罗耀国抿了口酒又问。这次他来济南视察军务,除了给前线将士庆功,主要就是询问山东方面军下一步的作战设想。
白崇禧神色微微有些凝重,皱皱眉毛:“青岛不好打,有两个日本师团在那里,而且又是要塞。烟台嘛张宗昌给咱们派来了好几拨特使,说是想反正。你觉得怎么样”
“反正”罗耀国冷冷一笑:“他没有机会了,他的人头已经有人预订了,咱们别理他。至于青岛,你们先做一个进攻计划出来。”
“进攻青岛可是日本海军咱们对付不了啊”另一边的安思华摇摇头,也皱起了眉毛。
“你们先修复胶济铁路,我让军备部给你们准备列车炮”罗耀国一扬眉毛,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那么说来是真要打青岛了”白崇禧闻言一愣,瞪着眼睛看着罗耀国。
罗耀国沉沉一笑,轻轻点了点头:“你们先准备着吧,具体打不打还要看谈判的结果。”
山东,烟台。
夜色渐渐深沉了下来,乌云在天空中低低垂压着,不时隐隐有闷雷在天空中滚过。
一场雷雨将烟台这座临海小城完全笼罩了。
烟台的街道上面,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街头也一片黑暗,整个城市,显得空空荡荡而又安安静静。不远处渤海卷起的波涛,在黑暗中反复拍打着海岸,出哗哗哗的声音。
在这座城市的一角,一处原属于某个皖系小军阀的别院里,却是灯火通明,但是所有的窗户都用黑布遮挡起来,一点亮光也透不出去。屋子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人,或蹲或坐,每个人都神色紧张。而且这些人都身穿着土黄色的军装,看形制正是奉军的军服。几乎没有人交谈,只是神情焦虑的在那里沉默。
几百个人都在那里等待着行动的命令。
在后院的堂屋内,则又是另一幅景象。几个华洋军官,手里捧着茶盏,错落而坐着。坐在上位子上的正是身穿着一身男装便服的川岛芳子,在他身边的则是一身奉军将校军服的金溥信。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