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是一个颇为灵秀的大山,只是光影朦胧,格外梦幻一些。
此处乃是后世一处胜景,他恰好认得,名为七霞山。
只因此处临海,只有三百二十里。附近处的云海,几乎每月初旬都有海市蜃楼发生。光影反射,使此山上下,都分布着七彩灵光,故此得名。
“此山名唤七霞,景色的确是极美以后若有暇,可去游玩一番。”
他以为孔瑶,是欣赏此处的风景。却不料孔瑶摇了摇头:“妾观此处山势险要,地扼要冲。我若是你,当在此处修建营垒,储备物资,可有备无患。”
说完之后,又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远处的蜃楼。
应该是将一片镜一般的湖泊,折射映照了出来。
这处地方,当真是好刺眼的光,几乎无法直视
宗守是哑然,原来这一位,才真正是从始至终,都是在关注着这辉洲岛的地理。
仔细再望,果然是一如孔瑶所言,确实险要。有如屏风一般,拦在了此间。除了山腰脚下的一些地方,其余根本就无法立足。而附近处,就是通往辉洲岛东部平原的大道。
宗守眯了眯眼,而后又神情凝然的问:“那么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险要,可以用上”
孔瑶却陷入了沉吟,半晌之后,就又摇头:“夜魔族的情形,妾略略知晓。能够拦其兵锋的,只有这山。这里若被其占据,则这辉洲岛无险可守。”
夜魔一族都有双翼,无法飞行太久。可那些对于人族而言,无法穿行的险要,在其面前,是一片坦途。
辉洲群山,都可如履平地。反倒是他们这些云界土著,不能得地利之变。
唯一能守的,还真有这七霞山,以及周围如屏山峦。
只需在此处,安置足够多的强弓大弩。即便夜魔族能插翅而飞,那些粮秣物资,宗不可能也飞过去。
“只是要守此处,却还需足够的云舰,封锁住云海才可。”
听到孔瑶这一句,宗守只觉是头疼无比。是了,若是夜魔族以舰船绕岛而行。此处虽险,也毫无意义。
如今只能指望,那连云岛,局势还没恶化到他想象的那般不堪。
第六四二章 东道不喜第二更求推荐求月票
只是为以备万一,他还真需准备才是。更高七牙舰,也达十艘之巨。
可是否那夜魔族空舰的对手,却真让人无底。
宗守想起了师若兰,此时应该是十四岁了,距离第一次其成名之战,还有两年。
记得那时的师若兰,从未接触过云舰。可第一战,却带着几艘破破烂烂的舰船,就抢掠击沉了一支规模不弱的商船队。
短短数年,就使旗下的舰船,壮大了数倍。之后又代兄出战,一举成名。
只是此时,师若兰所处的环境,却是与那个时代不同。
在他呵护之下长大,有如温室。虽说也拜托过韩方,请人教她兵法,特别是舰战之术。
可这纸上谈兵,能起到多少作用,也是让人没底。真让人忐忑
不过还需将若兰接回来,许久不见,怪想念的。
以前的若兰,可是一刻都离他不得。
如今分别数月,也不知怎样了。
记得那位谈秋也说过,韩方要他有暇之时,回一趟苍生穹境。
仔细想想,事情真是千头万绪,令人无语。
宗守一叹,继续驾驭着辟魔飞梭,继续前行。
此处距离那连云岛,不过才六七百里的距离,是眨眼即至。
远远望去,是一片连绵岛屿。总数大约四百,却都面积不大,最宽的也不过一两百里方圆而已。
此时这些岛屿之上,却都是满布着兵营。一座座高大的石台,耸立在岛上。无数的五臂,甚至七臂巨弩,遥指着天际。
其中分布在中央处的十座,最是引人注目。不但高达三百二十丈之巨。每一座台上,更有着整整十架九臂巨弩
宗守粗眼一望,只见这些巨弩之上,莫不都是绘有着大量灵纹。明显都是灵器级,如论穿透力,已不逊色与元灭弩的威能。
说中土云陆地大物博,大商财大气粗,还真没有错。
此处是戒备森严。当宗守辟魔神梭甫一赶至。就见无数闪着锋锐寒芒的弩箭,遥遥往这边指来。直到宗守一张信符发下,这才偏开了一些。
待得宗守。驾着飞梭在最大那个岛屿降下时。只见此处附近,是近七万人身披坚甲,手持兵刃列队在此。气势凌厉,剑拔弩张。
不禁是蹙了蹙眉,感觉有些失策。早知如此,就该带着血云骑一起过来。
此时这些人,若是有什么叵测之意,虽奈何不得自己。却也足可令他与梭中诸女,受创不轻。
立在这数万大军之中,等了足足一刻时光,都不见此处主帅的身影。
这七万甲士。气势却反倒是渐渐攀升。无数刀锋般的视线,注目过来。仿佛只需人一声令下,就可将他宗守,砍成肉泥。
宗守却暗暗一声寒笑,也不知这可否算是下马威
忖道此地的大商主将,多半是存心怠慢,意欲在见面之前。先消磨打压他的气焰。
此情此景,让人不这么想都不成。
又若有所思,说起来那些在乾天山的大商使者,最近的态度,可是催促中带着几分焦急恳求。
只是此间的大商主将。似乎又有不同看法。
这般做派,难道就不惧将他激怒。袖手不管
不动声色,宗守神情淡然的等候。又是半个时辰,才有一群人,从远处营房中走出。
当先一人,一身赤红色衣甲。身形不算太高,只有七尺。腰背却极其宽阔,虎步生风,朱红色的脸膛上,满布着温和笑意。
不过走到宗守面前时,却只是抱了抱拳。
“大商连云总兵魏海,见过乾天国君。军务繁忙,不能及时来迎,还请国君莫要见怪”
“岂敢岂敢”
宗守同样是虚情假意的一笑,示意无妨。而后笑望了一眼这四周,一声赞叹:“贵国这些将士,当真是百战精锐。站在这里,真令人心中发寒呢”
魏海却装作是没听清,宗守言里的讥讽,手大方往后一引道:“诸位可随我来,国君的寝宫住处,我手下儿郎,已经准备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