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91(2/2)

响水河神心中一动,便按落下云头,来到土地身边喝道:“你这土地小神,乱叫什么。不知道我在奉掌教之命,来此地布雨么”

土地慌的急忙作揖道:“不敢不敢,不敢打搅尊神的公事。却是当地百姓央告小老儿,希望降雨的时候往南方稍微偏移一些。几次降雨,虽然缓解了大部分的旱情,可是靠南一点的地方,下的雨水太少,没有浇透田地”

响水河神一声大笑:“哈哈,你这老儿出这么大的力气来禀报本神,老实交代,到底得了多少好处”

土地慌忙摇手道:“岂敢,岂敢。小老儿是本地之人,土生土长。只是生平做了几件善事,死去地府以后,被鬼王判决,要小老儿来这人间做一方土地,造福百姓,岂敢收取好处”

这响水河神一听,顿时肃然起敬。能被地府送回阳世为神的,便是这种微末小神,不起眼的土地。那也是功德极多,能从地狱了走一遭,分毫无伤的,才有这个造化福分。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最被掌教看重不过。顿时道:“好好,你领我去,我到你指定的地方降雨便是”

土地大喜:“多谢上神,多谢上神”

便又走了几十里,土地道:“以前来的上神,个个到了江洲城就开始降雨。恨不得把雨水都降到城中去,也只有你这位上神,才这般好心”

这响水河神,咧嘴一笑:“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便到了地头,将玉碗的凝聚的天一真水倒了出来。

天一真水一滴可以化江河之量,虽然有些夸张了。但是这也是壬葵水气的极度凝聚,有些神灵只是敷衍任务,随手一倒。便化成暴雨,直接浇了下来。

这响水河神被土地夸的不好意思,就细心了几分,将天一真水缓缓放出。细密的云层扩散开来,笼罩百里。这般雨势就会细密且均匀,能浇透土地,又不化为暴雨成灾。

堪堪的将这玉碗之水倒完,空中忽然射出来一道神光,加持在响水河神身上。一道庞大的声音响彻天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响水河神有此善心,当收福报”

随着话音落下,在白光笼罩之中,响水河神身上如斯相应,产生了变化。身上的神纹就起了种种变化。一下子便由一个小小的响水河神,变成了鹿云泽的大神。

响水河在大广境内,不过是一个几十上百里的小河。但是云鹿泽却是不同,是自古就出名的大型湖泊。是和归山君这种大神齐名的神灵,神位阶级一下子等于涨了十几阶,相当于七品芝麻官,一下子变成了内阁的宰相。

第十六章直言极谏

这消息顿时一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哄传天下。

“国师此举是不是有些不妥”说话的是东郡河伯杨韵来。如今轮到他在傅说身边轮值。当真是感慨万千。

一晃眼之间,当时的无名穷书生如今手持权柄,封册神灵,开辟仙道的掌教国师了。谁又能想到呢

仗着和傅说有几分香火情面,杨韵来却这般规劝道,这却不一定出自嫉妒。这却是他自己也曾经身为儒家大臣,最为清楚,名分二字,不可请与的道理。

这就好像法制和人治的道理,儒家大臣坚持的就是制度,防微杜渐。这般胡乱提拔,很容易给后来人开了坏头,日后再有幸进之徒,就会不好好的干事,而只想着钻营拍马。会破坏了整个风气。

果然,不过一时。原本在和女儿两人聊天真开心的宋玉叔就好像被踩了尾巴一样,急冲冲的赶了过来。

杨韵来远远看到,轻笑道:“劝谏的来了,却用不着我多事”说着身形隐藏而去。

“国师可是将响水河神提拔为了云鹿泽的大神”宋玉叔急匆匆的赶过来,一板一眼的施礼过后,便这般问道。

傅说似笑非笑的道:“你是朝廷大臣,怎么连神道的事情都要插手管么”

宋玉叔顿时涨红了脸面,道:“国师此言差矣。所谓天子代天行范,权柄鬼神。国师现在既然代天子柄国,自然也是一般。吾等侍奉天子,如今规劝国师,原本也是正常。”

傅说顿时面色一肃:“宋大夫莫要气恼,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天子有权册封神灵,如今傅说co持国之大政。行的是天子的权力。所以大臣有义务劝谏。

“还请国师收回成命,”宋玉叔道:“以免给后世留下极坏的例子。”

傅说笑道:“这种事情,你就不懂了。我这是千金市马骨,只是为天下神灵做榜样而已。你也知道,如今神帝无道,暴雨连绵成灾。我驱使天下神灵。搬运云气,而大部分的神灵却都是敷衍塞责,不肯认真。所以我才这般奖励响水河神的忠勤任事”

宋玉叔还是道:“国师此为权术,不足为万世之法。便是奖励,也不该这般太过天下神灵升迁贬谪自有制度,岂能这般轻易”

赏贵小,罚贵大。赏赐应该惠及最小的人物,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惩罚,却是要在最尊贵的身份最高的身上开刀。这样才能杀鸡儆猴

傅说本来就抱着这个意思。但是这其实却是出自兵书之中,确实是权术。而宋玉叔所言的万世之法,却就是垂范后世的制度。这么看来,自己真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以傅说如今的身份来说,毫不夸张的说要被后世当做是圣人看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记载入史书之中,成为后世做法的依据。

两个世界古代的法律都是一般的习惯法。就如同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是刚刚洗干净脚的泥腿子。如同叔孙通这般的儒生也不过大猫小猫两三只而已。

所以指望这些泥腿子去治理天下。他们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一件事情的对错,要怎么处理,往往就是要去翻古书,看看古代的那些贤君良臣们是如何去治理的。

这便是汉代最重“故事”的由来,所谓的“故事”并不是现在讲的那些消遣的小说故事。而是古代发生的案例。要用古代的案例作为行政立法的依据。

这般习惯传承下来,历朝历代的先代皇帝的所作所为就最容易成为习惯法。所以这也是古代对皇帝这般有着极高道德要求的原因之一了。

后来的人不知道。以为做皇帝太可怜了。那些儒家大臣太过迂腐,什么都要管,言行举止,甚至上床睡觉都要管,管的太宽云云。却不知道。这都是有着实际的需要的。你享受什么样的权利,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只是这般高的道德要求,皇帝也是人啊,虽然号称天子,但是实际上也是凡胎。哪里受得了这般事事约束所以往往和儒家大臣起了冲突,越是终于原则职守的大臣,越不受皇帝待见。反倒是那些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