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潇躺在草地上,就躺在刚才李玫坐着的地方,草丛上还有些印迹和温度。
“王恒潇,你吃饭了吗”。
“王恒潇,你洗衣服了没”
“王恒潇,下午放学我等你一起回家。”
记得有一次,初中的时候,学校必须要检查每个学生的作业,王恒潇这厮压根没写过,要补起来可是麻烦的要死,所幸就不去管了,想着学校也不敢处理自己。可过了几天,李玫把他的作业补完了,并且自己交了上去。
王恒潇是在班里听到老师的夸奖,才知道有这么回事,事后去谢谢这位老同学,老同学也只是淡淡的笑。
当然,王恒潇也记得老师的夸奖就是:这次作业情况很好,难得的是从来没交过作业的王恒潇同学也做完了。
有其他的老同学问李玫和王恒潇的关系,李玫也是笑着说是老同学,所以才会一直这么要好。
而杨琴,则会说,老同学,加同桌我们是兄弟,是死党
许多事情在脑海里转悠,王恒潇躺在草地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一直到放学的时候,唐鹏和庞东,庞兵过来找他,才睡醒。
想起自己刚才和李玫的谈话,以及当时的心情,不由的苦笑。
“自己可是有媳妇的人呀”
王恒潇在心底感叹了一句,和唐鹏几个一起回家去了。
这时,杨琴骑着自行车追了出来,喊道:“同桌,你的书包没拿。”
这样的事情,是王恒潇最苦恼的事情之一。
每次不想带书包回去,可如果杨琴这丫头如果哪天注意到了,就会将书包收拾好追上来提醒王恒潇这件很重要的事情。
许多小孩子长不高,王恒潇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小到大天天背着笨重的书包的原因。
“谢了。”
王恒潇接过书包,不咸不淡地谢了一句。
杨琴还记得下午的事,瞪了王恒潇一眼,潇洒的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这里人多,不好说太多的话。
这是杨琴童鞋心里的话。
人其实不多,就只有唐鹏和庞东三兄妹。
庞东搂着王恒潇的肩膀,笑道:“小老板厉害呀,把同桌都追到手了,班里好多男生都喜欢杨琴。”
唐鹏贼笑道:“开学的时候,王恒潇就已经搞定了,就是为了杨琴,才和邓红兵他们大家都。”
庞兵和庞英两个大一些的也都笑起来。
这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是比较暧昧的话题,可也是很直接的话题。谈及这些,才是真正的知心的好朋友。如果,两个一起玩儿的男孩子,没有说起自己喜欢谁谁谁,或者是对方喜欢谁谁谁,关系都是不那么的铁。
没有共同的秘密,就不是好朋友。
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
这是许多人认为的比较铁的关系。
可王恒潇始终认为,小孩子的世界是很真的,相互之间有了秘密,就会变成真的好朋友。
当然这一世,王恒潇和唐鹏,庞东几人多了另一层关系。
师徒。
几人跟着王恒潇学武,心底里就将王恒潇看做了师傅,平时虽然会开玩笑什么的,可是也不敢太过分,因为心里有一份尊敬,一份忌惮。
回到家。
王恒潇收到了一封信,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每星期都会收到从老家来的一封信,王恒潇每次收到了,都会回。
陈晓玲童鞋的信每次都是很简单的说自己上学呀,和同学玩儿呀,和其他人接触的事情呀。当然,说的最多的就是很想王撇娃儿。
王恒潇的身上挂着一个小小的木头人,就是那次陈晓玲寄过来的,上面写着王恒潇的名字,小丫头用名字来确定这是王恒潇。
而这次,随着信寄来的,又有一个木头人,没有写名字,上面精心的雕刻了一下,有鼻子有眼的,虽然看不出王恒潇的特点,可是也能知道,陈晓玲雕刻的,只能是王恒潇。
第一百一十三章说不出口
第一百一十三章说不出口
第一百一十四章父亲的烦恼
第一百一十四章父亲的烦恼
谢谢kio童鞋和女人的老公aosgt的打赏,还有贵族童鞋的月票这也是老面孔了,貌似是抽烟童鞋
在陈晓玲的信里是如是说的:我闲下来的时候,就会用小刀刻木头,有一天,总会把你刻的一摸一样。
陈晓玲每次来信,就仿佛以前在老家和王恒潇坐在世界上说话一样,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
王恒潇笑了笑。
将这个有鼻子,有眼睛,还有嘴巴和耳朵的木头人收了起来。
不知道,下次这个丫头寄来的,会不会有进步。
这时,王恒潇听到了外面屋子里父母的说话声。
“马上要浇水了,水管站的人说我们要排到后头。”
这是父亲地声音:“我去找了找了他们,其实他们的水这哈儿都用不完,春天正是山上的雪水下来的好时候,他们把水弄到西边那片去浇没用的草地和树林,都不给我们浇地。”
“那怎么办”母亲地声音很急切,这是她的性子:“这个水要是耽误了,后头就要遭了。”
“我听那些人说了,是麦可提给他们办了招呼的,不给我们浇水。”
父亲地声音有些发愁。
上次,领取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和麦可提乡长有了矛盾,还强行的将生产资料拿走了。随后虽然没有追究,似乎麦可提乡长也不敢追究,因为他本身理亏。可是麦可提手握权力,享受惯了,有一个忤逆自己的人,那自然就是要受到他的权力的好好的敲打。
让王大国一家遇到一些麻烦,是很轻松的事情。
新疆现在大部分的农村种地灌溉还是靠天,雨水,雪水,是灌溉的主要。所以耕地只能依山而建,聚居区也就是沿着天山山脉一条线。和惠乡背后的山脉,就是这里的老百姓的依靠。每年春耕,都是靠山上的雪水灌溉。而夏天和秋天,就是靠雨水。
山上,还专门建了水库,用来蓄水。
因为这里种地实在是不赚钱,所以老百姓自己没钱去自己打井,而乡政府也没钱去投入。
每年要耕种的土地,都要提前去水管站备报,水管站的人会给你安排灌溉时间,因为水渠就那么几条,要按照顺序,从上到下,一个队,一个队的灌溉下来。可是最近几年,和惠乡至少一半的土地都是荒芜的,所以这个水资源许多也都是浪费了。
收费,就是按亩来收费,一年一亩地多少钱,这个时候,似乎是一亩地五块钱。
王大国家的一千五百亩地是在大队的最下面一大块,上面的一队耕种的土地灌溉完了之后,就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