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苏景现在,才做第六境修行,天还没搭起一半,何谈小世界,又怎么可能养出元神
不等苏景开口解释,雷动就清清淡淡地一笑:“骚、戚东来。你的修行还算过得去,可见识实在差了些,来日重返门宗,还要多看看书。”
赤目接下老大的话题:“乾坤不整、世界残破,所以无法孕育生命。道理是不错的,但我且问你,是先有咱们这中土天地,还是先有的神鸟金乌”
拈花手摸肚皮,摇头晃脑:“神鸟比着世界诞生更早,那世界成不成形状和金乌又有什么干系”
莫看三尸平时浑浑噩噩,偶尔中的偶尔。他们也会先知先觉。而天生灵怪,对玄虚事情的解读,的确远胜人间修家。
道理似是而非,但似乎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戚东来勉强摇下头,算是揭过了这一问,又说道:“即便如此也说不通修炼元神,要有两般变化。第一变或还好说,但以苏景现在的境界。那第二变不可能做得来。”
灵台恶战时,苏景观想
观想,是生火之术。
当烈焰真正成形、成势后,观想便是炼火之法。
与凶僧的鏖战持续了多久,苏景对烈焰的炼化便有多久。
灵台之火的源头,由苏景神念凝结而来,虽然那火焰不存于真实世界,可火焰本身却是真实存在的。
此乃第一变:玄虚念、真实火,由虚入实。
以苏景的境界,就算想出了火,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一来他的魂魄无力,这火势大不了;另则,一个境界自有一个境界的成就,就算苏景真元再如何澎湃厚重,层次不足、神念力量也有限、对火的观想炼化不会有成就。
可是苏景先得大圣玦妖墓强援,百零七枚精魄元魂为他掀起天大火势;再一重,莫忘记苏景有心神十立他是以九道心神做观想,九念归一、再加上智慧窍开,其力远超同辈修家。
两道障碍苏景皆破,灵台烈火再由实入形,结真像,得小小金乌,此乃第二变
抛开这些修行道理,还有一道真正关键的地方:苏景的阳火是真真正正、最纯粹无比的金乌正法,且他又以阳火淬炼骨金乌随他的修炼,三魂七魄早都沁染了一份金乌灵气,那半百年头的灵台大火、观想入神,最终让灵根生芽、灵株结果。
魂魄中的金乌灵气,被炼成小小的一头金乌元神。
苏景当然不是鸟,但这如意胎的金乌小元神,稳稳妥妥就是他的。而将来修行到了境界,他还能再炼化出自己的本命元神。
戚东来嗓子发干、费力吞了口唾沫:“那你现在算什么境界”
“还是第六境夺罡。不过多了个小元神。”苏景回答,笑容里掩饰不住的得意
金乌小元神是意外所得,就当他好事多得多了,老天爷赏赐的吧
送的。
说话的功夫里,小金乌一会跳到拈花肩上、一会站到雷动头顶,还在戚东来脸上踩过三脚,不管它溜达到哪,被踩之人都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一动也不敢动
如意胎元神离体不能稍久,此刻小家伙已经待不住了,苏景将其收回灵台。
也是借着解释小小金乌来历的机会,苏景前引后铺,把有关白面僧出现、破邪佛咒炼迦楼罗、心性骤变入魔夺舍等等所有事情都讲了个仔细。
听者免不了又是连番惊奇,雷动口中啧啧有声:“大寺地面荫影,竟是个和尚他又怎么会化成影子”
“不是化成影子,而是本来就是一道影子。”夺舍时苏景得了和尚不少记忆,如今那些片段他早在心中理顺,从头开始说:“这间屋子其实算不得禅房,她本是殓房,高僧圆寂后荼毗之所在。”
刚说一句,赤目就纳闷追问:“涂皮是擦身子么”
“是荼毗。”苏景微笑纠正。所谓荼毗,意指遗骸火化。
这座石房子暗藏玄法,墙缝中的莲花灵火接连着一道天外罡火,专做荼毗之用。话说回来,摩天刹的高僧法蜕,又岂是普通火焰能够焚化的非得是天外罡、纯净焰不可。
几人这才明白,苏景正采夺的这道烈火罡,竟是一道天外罡
拈花不替苏景欢喜,反倒直皱眉头:“用炼尸的火修行,苏锵锵你太恶心了”
“是和尚们引了这道天外罡涂皮,并非苏锵锵用炼尸火夺罡,须得分清楚”赤目开口纠正拈花,可赤目说完后,见苏景居然在面做苦笑,愣了愣,撇嘴道:“不会真是炼尸火吧”
天外罡恢弘庞大,可古刹高僧遗骸也不是普通的费火,以罡火之力炼不了十几二十具尸首就会耗得涓滴不剩。
虽说摩天刹妙法通玄,但如此纯净的天外罡也不是轻易能找到的,是以寺中高僧又设下一阵,让天外罡荼毗时循转往复、结做一环。
天外罡炼化高僧尸体不断消耗火力,但高僧数千年的精湛修持也化归真灵又补回天外罡,以保其长盛不衰。
三尸听罢,异口同声数落苏景:“恶心”
戚东来却对苏景道:“恭喜。”
乍一听炼尸火确是不怎么样,可实际上,罡火焚化高僧尸体的过程,又何尝不是那些巅顶神僧对天外罡的炼化。如今这天外罡饱蕴佛家修持,几近精纯业火,精彩之处全不用多说。
而苏景现在的修行,天罡入体被金乌正法淬炼成纯烈阳火,另外那份饱满禅意则尽数被金风收容了去,一罡双炼、妙不可言。
对戚东来道一声多谢,苏景又把话题拉回里:“当年,这间石屋的主人是个盲眼和尚,负责看护藏于石屋内的莲花灵火。”
且不论这和尚的职责如何,能被摩天古刹收入门墙,就足见此人生具慧根。且释家讲究众生平等,在这佛门圣地中,看守殓房的和尚身份不见得比着主持方丈会低。
“这地上的佛祖涂鸦,就是盲眼和尚修持尚浅时画的。”苏景指了指面前的炭条画。
“瞎子画的,这倒难怪了。”拈花笑道。
后来盲眼和尚修持渐深,六根越清静,就越能明辨六尘,自然也就修得六识,其中眼识修行圆满双目得以复明,但他也没把涂鸦抹掉,佛祖本无相,连看都不用看更毋论难看还是好看。
宝刹清静,有资格请动天外罡焚化尸体的高僧轻易都不会死,盲眼和尚平时就坐在蒲团上、手敲木鱼诵经修持,渐修渐悟、再由渐悟顿悟,数不清多少年头的枯坐,最终缘修圆满,脚踏着金光大道登赴西天极乐世界去了。
“啥意思,是死了还是”拈花又插口发问。
“成佛了”苏景应道:“但三百年后,他又回来了。”
说到这里,苏景又赶忙补充:“莫问我他为何回来,我也不晓得。”
南荒有归回大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