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36(1/2)

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多尔衮知道,这一定是他身后的那个女人教他如此说的,那个女人不简单,当时一边安抚自己一边说服了代善,最终让自己的儿子坐上了宝座。

外间传言多尔衮之所以支持那个女人是因为和她有些不清不楚,但是多尔衮自己知道,那个女人在也不是以前那个小丫头了,现在她已经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女魔头存在。

这边的新武器还没有研制出来,那边澳洲人对于出口武器的数量有所下降,说是为了本地区的和平考虑,以免双方有过多的伤亡。

真是可笑,这些澳洲人居然会如此说,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广的桂王政权是得到了澳洲人支持的,也不知道他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好处,既然可以从澳洲人那里获得这么大支持。

没有新武器。光靠火炮发动进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多尔衮自从看到了咖啡磨机枪出来就意识到这是骑兵的天敌,这种武器的杀伤力简直太大了,可以说骑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要想克制住这种武器,估计也只能澳洲加长大炮有个能力,只是加长炮的研制工作一直不怎么如意,而且没有任何的进展,那帮子工匠应该是已经尽力了的,这一点多尔衮其实能看出来。

难道澳洲老在格物一道上已经走出了这么一大截,多尔衮没有放弃研制。一边给出更高的福利诱惑这些工匠多想多动,一边又施压。

可谓两济药同下,然而还是没有什么卵用,就是这些工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不对。

把希望寄托在工匠研制出新武器上的多尔衮知道,要是在不做出回应自己这个位置恐怕也不好做了,别看他三兄弟掌握的牛录多,可要是其他的贝勒旗主一起反对他们,那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他没能完全到控制整个大清的兵力地步。

王公贵族们不懂的多尔衮的良苦用心。只是认为这家伙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捞好处,其实多尔衮是有这样的想法,可是江南这么大,就算两白旗想要捞好处也不能全都捞得着啊。所以他还是打算给其他人都留一些好处的,只是这些家伙不懂。

他们只是看到南方各自为政,却没有看到这其中最为厉害的一面,一旦消灭了南京朝廷。将会直接面对两广的兵力,这两广的兵力其实这江南战斗最强的,又得到了澳洲人的支持。所以多尔衮才会有犹豫。

之所以不进军也处于这方面的考虑,他希望南明的势力自己先耗掉一大部分实力,等到他们自己打的差不多时在突然发兵,而且他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攻入四川,形成对南方政权的包围形式。

但是这个提议被众多旗主和大臣给反对,蜀地易守难攻,这是自古有之,一旦伤亡过大势必造成对大清的实力大减,这对攻打江南是非常不利,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南富裕。

以抢劫起家的满清贵族们虽然现在已经坐拥了北方大地,但身上强盗的习性却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还越发严重了起来。

跑马圈地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了,对财富的渴望驱使他们要攻打江南。

这就给多尔衮造成一定的难度,他不想打,而他想打的地方却是四川,意见上上的不和造成了双方的分歧。

如果兵分两路,一路南下攻打南京,另一路去攻打四川,但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形,多尔衮又非常不放心,一旦攻打四川士兵,自己的两白旗受损太过严重,势必会造成各旗主的联合压制。

不想被压制剥夺权力,就必须按兵不动,但个旗主不会让按兵不动,他们想要南下的心情非常迫在眉睫怎么可能让。

于是一场针对多尔衮兄弟的议论开始了,朝堂之上几乎有一半的大臣们支持南下,快战快决拿下江南一举统一江山。

而且提出的的理由非常充分,南京朝廷与两广军对抗遭遇到损兵折将,这个时候不出兵什么时候出兵,于是各方要求出兵。

多尔衮怎么解释都没用,这些人就是铁了心要出动,即使他说自己正在与南京朝廷商量暂时议和也没用。

无法说服这些人,多尔衮只好甩着袖子走了,也懒得理会这些穷疯了的家伙。

于是乎这些家伙开始发动了更大攻势,在军队内部散发谣言,说多尔衮的两白旗想要抢占功劳。

这谣言虽然听上去好假,但大头兵就是信,越是好假的东西,他们越是非常相信,于是这些统兵的将领与士兵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出兵。

眼看这情形不对,老多知道,要是在不拿出决定来说不定这些人就会对自己的两白旗进行围攻了。

这种事情也是存在过的,于是多尔衮一气之下决定,你们既然要去,那就让你们去好了,等到碰的一鼻子灰的时候在好好收拾你们这群家伙。

于是满清历史上的第二次南下统一作战开始了,满清的加上八旗主力,以及汉军辅助兵,集结了五十万人竹准备渡江。未完待续。

第528章 大逃亡

满清五十万大军集结江阴的消息不胫而走,对于即将南下攻打南京的满清军队,权贵和百姓都陷入到了一场恐慌之中好,这一次满清集结如此多的军队,势必是要南下。

与前一次多尔衮的隔江对峙不同,当时对方的人数最多也就是二十万人,依靠南京朝廷的兵力对比,其实还是能应付的了,至少他们号称拥有八十万军队,不过实际人数也就二十几万人。

加上战斗不行,这二十万人能够打仗的有五万人就非常不错了,只是经过韶关一战,损失的兵力达到了近两万人,加上被俘虏了一万多人,后来又失踪了万人,这个时候南京朝廷的军队人数勉强能够凑齐十五万人。

可是这十五万人要面对五十万人的进攻,显然是不可能的,士绅大族们已经开始动身了,特别是南京城里的官宦人家最先开始动身,都知道朝廷的军队是什么尿性,所以不这些人至少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

不找后路不行啊,几万人被人家几千人打的满地找牙,最后还被俘虏这么多人,你说这样的军队能够抵抗住满清大军的进攻。

满清大军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杀人如麻的鞑子们可不管你们是文人还是墨客,只要他们觉得你该死就得死。

此时虽然满清的军队还在集结,但南京城以及周边长江沿岸的百姓却是开始行动了起来。

纷纷拿出自己钱粮,带着一家老小朝着更南的方向逃,往南逃能够给他们安全感的地方估计也就是两广了。

两广的军队威名在百姓当中已经是家喻户晓,甚至只要提到,都会不自觉的夸一个赞。

在大多数人看来,也只有两广的新军能保护他们,收复北方失地也只能靠他们。

所以很多有门路或者是哟亲朋好友的,都开始了朝广州进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