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220(1/2)

拿下南京在对其他省份出兵就可以说是名真言顺了。

朱以海其实更希望沈犹龙的支持,因为两广位于福建的腹背,如果能从他的后方进行出击,将会是一场意想不到的奇胜,也可以有效的拖住郑芝龙进军浙江的战略。

但是沈犹龙并不想参与他们的之间的斗争,两广的官员们也在观望,看到底谁会笑到最后,要说鲁王的实力真的是没法和郑芝龙相比的。

老郑从陆海两个股方向联合出战,打的朱以海等人根本毫无还手之力。除了这些之外,主要原因还在浙江的兵力不足,主要以当地的卫所兵为主,这些人就是农民。要说种地可能还行,至于打战就不要想多厉害了。

郑芝龙的部队虽然也不咋样,但毕竟人家的部队属于正规军,平时没事的时候还是训练过的。上了战场至少见血不会晕。

相比较起来,郑芝龙的手里还拥有大量的澳洲武器,这些武器可以说帮助了他不少忙。

光是在运用火炮上就比浙东的鲁王要多。就别说其他方面了。

鲁王与唐王之间的战争也再次让沈犹龙看到,这两个势力并不是自己所希望加入的,眼下后金入关已经占据了北边大片江山,在加上起义军可以说形式非常严峻,这个时候还打的你死我活,这可不是什么名之举,而且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谁也讨不了好。

看来扶持桂王上位才是自己的明智之举,老沈可是和桂王已经接触过了,对方到是对成为大明的皇帝有些兴趣,不过还没有答应。

至于桂王顾忌什么,顾忌沈犹龙也知道,毕竟现在已经有两个皇帝了在来一个恐怕不好,只会加速南方的灭亡而已。

双方你打我打你,这些后金都是一直看在眼里,毕竟多尔衮可是等着随时大军开拔了。

多尔衮命令吴三桂以及阿济格率军南下,趁着南方局势未稳,无暇顾及北方的领土所以趁机一统长江以北之地,除此之外他还让多铎追击李自成,两路大军同时并经,可见后金对于一统天下的雄心。

有了一干汉臣谋士的帮助,后金一统天下就相对容易多了,即使人数上不占据优势也不要紧,只要将士绅阶级搞定,对于普通来说就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澳洲的出现,后金想要一统天下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沈犹龙的新军,最近正在加紧的训练之中,澳洲人在香港的部队也有增加,这些表面现象放在前面就可以看出,两广之地应该会有一场军事行动。

这场行动会是怎么样,目前还不知道,不过澳洲人一旦参与进来就麻烦了,所以为了避免沈犹龙将澳洲人引进来,鲁王和唐王政权分别放出了假消息,说沈犹龙卖国求荣,为了获得管理两广的权利,不惜让澳洲人进入大明的领土。

老沈这会也是有口难辨,不过关键时刻桂王站了出来表示支持,并且表示自己将以护国大将军的身份来暂管两广之地,誓要收复北方领土。

说的到是慷慨激扬,但是历史上这位可是逃跑的最快,别说什么抵抗了,往往都是人还没到他就先跑了,最后死在了吴三桂的手中也算是够悲剧的了,要是能够强硬一回,当时以他手下的几员可用将领,要想保住一方,徐徐图之还是很有可能的,只是这位太过胆小。

当然沈犹龙支持他,肯定不会在让其没命的逃跑,这是肯定的,除此之外桂王日后也只会是一个傀儡的皇帝,不可能掌握大权。未完待续。

第491章 南下

李自成山海关一战伤了元气,一路逃回京城,屁股还没坐稳,紧接着后金的军队和吴三桂的联军就追来了,无奈之下,只好收拾细软,带着残余的力量一路撤回老家陕西,只有到了那里他才能感觉一丝丝的安全。

可是老天注定是不打算让他回到老家,可自从山海关内战败的消息传来,先前那些投诚的明军总兵,瞬间竖起了自己大旗再次加入了大明朝廷一方。

眼看退路被堵,要想强行撤回陕西是不可能了,而且目前他手底下的兵力有限,一旦发生硬仗,将会彻底的陷入到绝境之中,思考来思考去,李自成还是决定来一个大迂回,从河南南下,进入两湖之地,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能在两湖站稳脚跟,南退可以朝两广发兵,东进可拿下福建浙江。

这个想法虽好,但同时两湖之地也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这里毕竟处于四战之地,一旦周边的明军合围,他同样会陷入到绝境,不过眼下这种问题不存在,他甚至觉得这是天不亡他,南方的小朝廷发生内讧,双方正在开战,在加上其他总兵存在着一些想法,导致南方各路势力复杂,根本难以拧成一股绳来对抗他。

所以李自成可以确定,只要自己入了湖北,一旦站稳了脚跟就能将南方的各路势力各个击破,至于两广的沈犹龙在他看来也不过如此,一个靠着火器侥幸胜利的家伙能有什么统兵作战经验,不足为据。

自大的李自成此时并没有因为山海关内的战败好好自我反省,到时做起了一统南方然后再次打败吴三桂的千秋美梦。

这让他手底下的一些真心看清局势谋士唏嘘不已,湖北之地前期已经被张献忠收刮过一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捞的,谋士们毕竟是读书人出生,有些人看清的很,眼下最大的问题解决后金的突然入关。这才关键之本。

后金是异族,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前有蒙元统治中原的暴政历历在目,一旦让后金站稳了脚跟就麻烦了。

南方各派之间你争我斗,而北方入关的后金各大贝勒和旗主们却是团结一致对付残余的明朝的势力和农民起义军,这种做法与南方各派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南方各派不能保证一致对敌的话,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后金各个击破一统江山,所以一些有学之士发表了的自己见解,让各方放下成见一致对敌。

虽然崇祯死了,可是南方还是掌握在大部分明朝官员的手中。朱明的皇室还在,只要大家一致对抗外地,将其驱逐出山海关,在来讨论谁继承大统也不迟。

有识之士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他想的太过简单了,各方为了争夺正统继承权已经开战,怎么可能放下成见从新坐下来继续谈判,尤其是鲁王和唐王二人更是不可能坐下来继续谈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