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收到的最新消息。大米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原产地的商人抬价,他们发现这些澳洲人采购的大米数量越来越大也不知道是听谁说澳洲国内发生了旱灾,所以需要大量采购粮食。
有了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一些有想法的伤人自然就开始了串联。准备抬价,还别说真的被他们串联成功。
国内产量低下主要依靠进口粮食的澳洲,因为进口价格上涨,自然米店内的价格也随之而涨。
这个时候黄福自然就站了出来。提议他的扩张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1644年的到来。大明内部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粮食将对大明和澳洲来说都非常至关重要。
如果澳洲没有掌握到一处可供粮仓使用的地盘,那么危险将会扩大无数倍。
澳洲到时候肯定要接受大量的难民,难民们都需要吃饭,到时没有了粮食供应,那还不出乱子。
黄福用这个理由提议,其实也是非常说的过去的,而且人家也没有其他太大的要求,就是要逼迫暹罗国王做出判断,是否与澳洲为敌还是朋友。
不过这个肯定非常难,那个家伙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人,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答应,必要的武力威慑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个时候动武,万一真的擦枪走路,那可就惨了。这是保守派人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
毕竟眼下澳洲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挣钱上,打战了可就说不定什么都变了。
“老黄已经正式向国会递交了报告,要求对暹罗动武,这个时候他也真会选的。”
肖白图,刘云等人坐在一起,开始对这次的事情进行探讨。
其中肖白图最为明白黄福胖子的意思,这个家伙肯定是对现有的施政方向有了想法。
对泰国发动战争,这个麻烦绝度不好惹,要知道后世这个国家的人民可是为了抵抗西方入侵,非常努力的,真正做到全面皆兵的程度。
所以赵世杰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最重要的是黄福胖子是想要对泰国进行倾销澳洲廉价物品。
不过现在看来,黄福应该对历史不怎么了解,要想依靠武力去进行征服,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这还是一个倔强的民族。
那么我们不管吗,黄胖必然会跳的更高,更何况这个事情,的确不适合现在做。
澳洲要扩张也要等几年,实力稳定,等到军队扩编完毕。
黄福的扩张主义精神其实值得学习的,而且也可以当成一个教学典范来说。
不管怎么样,黄福对外扩张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时候不管干什么都要有。
报告提交上去一周,黄福才收到了一份回答,礼论上来说,对暹罗动手国会是不反对的,可是这个时间上有些不适合,最后国会的建议是,可以支付给黑水一笔费用,让他们先去踩踩雷。
这个方法的确不错,也难得国会肯拿出这么一个诱人的东西出来,让黑水前行,只要可以,就答应黄福胖子的扩张,派军队出击不得不说胖子的节操还是挺高的。未完待续。。
第392章 粮食上涨
暹罗的商人持续抬高出口粮食的价格,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澳洲的贸易采购量,在这近两周时间里,澳洲米商已经停止采购暹罗大米的进货渠道。
这种表现只是澳洲米商正常的应对手段罢了,不过对于暹罗商人来说,似乎并没有吓住,反而在出口米价上越来越高,比之两周前又上涨的接近两块钱每斤。
价格持续上涨,澳洲国内的粮食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种现象从周六周日的大促销行动就能看的出来,以往这两天是各大商店进行促销的日子,可是最近两周,大米的价格一直就没有下跌过,每天都在上涨。
这也让很多普通市民看出来不对,基本上生活在曼城的市民都知道,澳洲的粮食基本上靠进口,这里好像其他什么生活物品都不缺,唯独大米小麦这一类的东西非常稀缺。
原本以为在家乡,那粮食已经卖的够贵的了,可是到了澳洲才发现那叫一个便宜,要不是每月的工资额度那么高,估计很多人根本吃不起大米和小麦。
在加上每周六周日的打折促销活动,能便宜不少,这样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能接受了。
如今一连两周的时间都没有打折促销和降价,反而一天比一天高了,市民们这才发现不对劲,有些发现早的,早就低价位时购买了大量粮食囤积在家,而大多数人家中都是没有囤积超过三个月粮食的。
一时间曼城市和澳洲其他城镇流言四起,都在探讨粮食为什么突然上涨了,而且还只涨不跌呢。
老百姓们吃饱了饭,能议论的事情也就那么多,并且这个还是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如果问题一直不解决,估计他们就能一直议论下去。
原本按照市场的环境来说。澳洲目前每一斤粮食的价格在二块六毛钱左右,这还是涨价之后的价格,相比于涨价钱上涨的价格上涨了一块多钱。
要是按照市场环境来涨价,现在澳洲的粮食没有个三块钱根本买不到,作为经营海外贸易的中远贸易公司,其实也很想涨价。但是政府亲自找他进行了一番约谈之后,这个价格也就缓慢的开始上涨,并没有像暹罗的出口价那般,疯狂的上涨。
这些粮食还是之前囤积的,要不是之前的差价在那里,任长乐绝对会亏本,政府又不补贴。
为了了不至于亏本,任长乐和其他几个米商已经停止了进购粮食。
当黄福提出武力威慑的时候,这些米商是最拍手叫好的。
这些暹罗人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在东南亚连荷兰人都要给自己面子,他们居然敢贸然涨价还只是因为他们觉得挣的太少这个原因,这绝对是对澳洲的侮辱,澳洲绝对不能接受这一切。
可是要发动一场军事威慑是需要钱的,政府必须要为这笔军费买单,但在买单的同时政府也会考虑值得与不值得,毕竟在马六甲的军事行动才刚刚结束。
不管怎么说,任长乐等人是坚决不在进购粮食了。要求政府必须为他们在海外的权益进行保护,并且还大放厥词的说。一个连自己国民在海外权益都不能保证的政府,根本是不合格的。
随着本土米商抵触,全国粮食储备的统计也算出来了,根本不足以支撑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