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76(1/2)

体如何组装制造这是澳洲的秘密,就是澳洲的普通国民和政府官员都是没有资格进入的内部了解的。”

亚当斯其实说的不假,澳洲的造船厂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是可以参观的,内部是属于保密地带,没有执委会领导签字一般人进不去的。

“奥,那可真是可惜,亚当斯先生。”总督夫人一脸遗憾的表情。

“呵呵,不,夫人,如果我看到了您今天就见不到我了,根据我的了解澳洲人对于他们的一些保密基地都是非常严格的,没有获得特殊的允许闯入,都是被视为窃探国家机密,会被进行枪决。”

“枪决,这是真的吗,”总督夫人捂着嘴一脸惊讶,而后感叹道:“亚当斯先生真是荣幸。”

“夫人,澳洲的秘密还有很多,他们的疆域几乎是整个欧洲般大小,但是人口却是非常稀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产品一直严重供不应求的原因之一,所以需要从大明招募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本土的人工成本费太高。”

“来,亚当斯您多吃点牛排,这可是咱们巴达维亚特有的,还有这牛奶肯定澳洲也没有吧。”范迪门笑着招呼亚当斯,从澳洲进口的奶牛就知道,澳洲应该没有多少奶牛。

“是的,总督先生,澳洲的奶牛全都是通过巴达维亚进口的,那里不产奶牛。”

“听说亚当斯先生现在供职于澳洲人的一所海军军事大学,他们都让您教些什么。”

布朗笑着举杯敬了敬亚当斯。

“是的,布朗先生,他们让我教习他们的操控帆船的技术,据说他们对帆船的操控并不是很好,所以才聘请了我。”

操纵帆船的技术,这也难怪,澳洲人使用的可都是无帆船而动的大船,现在买了这么多船肯定需要一批会懂得超控的。

范迪门等人在心里这样想着,其实这并不难猜测。

只是问了这么多问题看似没有什么收获,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澳洲人对于军事相关的东西保守的非常严格,还有人口稀少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派出人前往澳洲探寻建造大船的秘密似乎有些难度。

亚当斯真的不打算在回到巴达维亚了吗,晚餐快进行结束之时,范迪门认真的问道。

“恩,是的,总督先生,我老了,在海上漂泊了一辈子是时候过陆地的生活了,所以我打算移民澳洲,在那里继续教学养老,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那真是太遗憾了,亚当斯先生,我想请您继续统领我们的商船,既然您准备过陆地上的生活,那我只好另请他人了。”范迪门一脸抱歉的举起杯和亚当斯碰了碰。

“总督先生,欢迎您到时来到我的澳洲家中做客,也许不久或者是明年,澳洲就会开放旅游签证,到时只要向他们的大使馆申请就能来到澳洲了。”

亚当斯的这个消息可谓对范迪门等人算是一个重磅,如果是真的,那对于探访澳洲人的造船技术就会更容易多。

166章 市场冲击

明末时期的布匹市场主要依靠自给自足方式,这也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特点,所有物品几乎都是自产自足,一旦遇到天灾或是就会影响市场的环境,这也是为何在古代更容易形成囤货可居的原因。

自从澳洲人的牛仔布成功的入侵大明布匹市场后,大明广州沿海一带的土布纺织手工业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出现了第一次乡下土布手工作坊,因为城里布匹销售商的进货量少,而不得不做出减产的决定。

不得不说在蝴蝶翅膀的影响之下,原本所熟知的时空历史正在一步一步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却是穿越众们不可阻挡的,为了发展为了拯救那个即将陷入到野蛮文明统治的民族,只能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壮大自己。

牛仔布耐磨和摸在手里的厚度好等特点显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一经推出就几乎供不应求,但是一种布匹卖的再好也会有它的市场饱和期,更何况是这种耐磨性布匹。

靠着贩卖牛仔布挣的盆丰钵满的广州布匹商人们,现在对赵德叔侄二人是越发客气了起来,走在街道茶楼里,若是碰上赵府之人都会客气与之寒暄几句。

而作为本人的赵德也是再次成为了广州商人们巴结的对象,无论是有生意往来的还是没有的,都会找上各种理由送上一份拜帖邀请他在翠香居一聚或者就是某茶楼品品茶。

广州境内的布匹市场因为受到了澳洲步的冲击,销量已经严重下降了一半,一些眼看行情不对的手工作坊,不是卖了机器就是投入到了倒卖澳洲布匹的行动中来。

除了市场受到的冲击之外,最大的影响恐怕就是那些未能及时推出织布行业的经营者和以靠织布为生的工人。

石木群是广州乡下石村的大地主大士绅,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靠着收租和卖布为业,因为其开的织布手工作坊较大,所以在这一行业内的名气也颇大,以前澳洲牛仔布没有进来之前,几乎广州一代的布匹供应有百分之五十是被他垄断的。

但自从澳洲布匹进入之后,靠着以前的一些老主顾的关系勉强织出来的布匹能够销出一半,但对于他这样拥有多间手工织布作坊的大商来说,绝对还是处于亏本状态。

布匹这东西虽然能存起来,可是货物存多了就会增加资本回流量,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资金回笼的快看,回笼的越快说明越挣钱,如果是相反却正好说明生意冷淡。

那澳洲牛仔布,石木群也让人买了几匹回来看过,的确是好,无论是耐磨还是抹在手里或是明眼一看都会选择这步,就是自己都这般想,更何况是买布的百姓。

织布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手艺,最多也就是在染布那一道程序上各家的手艺不同,最后出来的也就会不同,他试着和作坊里的几个大师傅研究过这布,想要仿,可是试了不下几十次上下,却是一直没能成功,布匹却是浪费了不少。

这澳洲人的布匹说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在这道染上,不光是他没有成功,就是其他乡间已织布染布为生的士绅们也没有成功。

其实早在澳洲布匹一出来,聪明的大明人就想过要仿造,别说什么古代没有山寨,任何时代只要是好的东西都会有山寨出来,更何况在这知识产权与专利技术没有概念的古代,就更别说保护了。

在连续试了多次之后一些小作坊主果断的抛弃了,这样试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有些心思活络有商业头脑的瞬间倒腾起了布匹来,这布匹在广州卖的好,别的地方自然也不会差。

虽然这些小作坊主转行灵活,可是像石木群这样的大作坊主想要立即转行就非常难了,这么太织布机也不是说脱手就脱手的,更何况手里收上来的一些原料积压,不织出来也卖不出去,放着就是浪费,织出来吧还能勉强卖上几个钱。

可是织的越多也就意味着沉积的货物越多,资金也就回笼的慢,重视石家家资颇具,可也经不起这样耗下去啊,这些天里可把老石急坏了,那茶不思饭不下眼看这家业就要彻底赔掉一半自己还没想出个法子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