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充分说明,她们很可能拿自己作为典型来做示范教育,基地可不只是他一个干这种事。
“现在知道怕了,要我说这种男人就该阉了,送到大明皇宫去做太监,20年那都是便宜你了,渣男。”说话的姑娘是一名叫严绯的胖胖女孩,穿越前是一位网络言情小说作家,平时最恨的就是这种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渣男。
高阳听到严绯的话,简直有种想把她掐死的冲动,现在说这样的话,不是火上浇油吗,不带这样的啊,万一大伙同意了咋办,他高阳可还没传宗接代呢。
高阳你自己说说,该怎么处理你,你这个问题可严重大了,我告诉你,万一那天那个叫玉梅的姑娘死了,你知道会出现什么事吗。执委会上难得开口说话的林有德这次居然开口厉声问道,说明他也有些看不惯这家伙的做法,什么人啊这是。
“我,我,我发薪两个月,只拿基本生活费,另外在给一笔钱陪给玉梅。”高阳颤颤巍巍的看着众人说道。
啪,的一声,周爱国猛地拍响了桌子,把坐着对面的高阳吓得一个哆嗦,“小高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怎么就还没明白自己到底错了没错,你今年也有25了,不小了也该学会作为一个男人该承担的的责任。”
周老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罚薪两个月,还拿基本生活这没错,可是你对玉梅的以后就没有想过吗,给一笔钱了事,这是能了的吗,现在不是21世纪,你弄大肚子可以偷偷去打胎,你现在面对的是一个17世纪的大明女孩,一个从小受到传统观念至深的人,无婚配而怀子,这要是在大明的一般小村子里是要被沉塘的。”
这段话说完,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没有开口,而是其将目光看向高阳。
两分钟后,赵世杰站起身走到高阳的身边,拍了怕他的肩膀,“高阳,我知道你心里此时可能会有不服气,认为不就是把一个大明移民的肚子给搞大了吗,有什么了不起,还要娶她,有点强人所难,是吧,不过你作为咱们这里面的一个集体,要有一点大局观,我听说那个老根叔虽然移民们当中是属于比较本分的,但在移民里也是相当有号召力的,他要是号召起移民来声讨你,你想想后果会是怎么样。”
赵世杰把话说到这,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已经从高阳的眼神之中看出他在思索,这就说明他不笨,其实这事说大了可能就是一场穿越众与移民矛盾的爆发点。
曼城社会形成的初期,当然是矛盾越小越好,要让移民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成为一名澳洲人的自豪和不同之处,并慢慢接受这里的文化,如果现在因为一场事闹个穿越众与移民发生矛盾,那就太有点得不偿失了,要知道这些早期的移民的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在未来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后来的移民。
所以对于这些移民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既然答应了老根叔要给他一个交代就必须给他一个交代,不做出处罚又怎么能让人看到不同之处。
王铁锤站起身,怒视着高阳,拿着一份已经经过商议没决定对高阳的的处罚结果。
“鉴于高阳同志犯的错误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家与新移民之间的关系,现已危害公共安全论罚,判处两年流放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刑满之前不得离开服刑地点,一经发现离开,流放期限延长,另外根据高阳和玉梅已经拥有实质性夫妻生活,现判觉高阳有义务承担玉梅及其孩子生活抚养费,自本判决书宣读之日起生效。”
“小高,好好去圣诞岛改过自新吧,玉梅说了,孩子她会自己带大,这姑娘和老根叔都是有自尊很强的人,她也不会在求你娶她了。”任双霞看着高阳叹了口气说道。
对于这项处罚,其实是老根叔完全没想到的,在他眼里高阳这东家老爷和那些大官都是一家人,哪能会为着他和玉梅处罚自己人,说是给个交代不过是句客套话罢了。
只是当王铁锤和任双霞确确实实的告诉他,这是对高阳的处罚之后,他才相信这里的确与大明不同。
第94章 召见与不见
在天朝上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皇帝,无论是昏庸还是贤明,对于番邦进贡都极为重视,上到派出士兵亲自护送番邦使臣进京,下到大街小巷打扫一清,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
大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并不缺少番邦进贡,而且相比于历朝历代由过而不及,从最初的永历朝,派郑和下西洋扬国威,在到后来因为朝廷财政困难惧怕番邦进贡,间接的拒绝。
每朝每代有番邦进贡,无论是打着什么旗号来的,都能被文臣们歌功颂德一番,表示这是皇帝文治武功了得,周边各国才会派人来进贡,所以番邦进贡一般都会得到大量的赏赐,这些赏赐的东西总和加在一起可能比该小国全年的税负还要多,所以到了后来,各小国就把进贡当成了生意做,每到饥荒年或者是财政困难时就会派几个人,拿着几个破椰子或者抓几只当地的野生物跑去进贡讨赏赐。
1641年,4月18日
由锦衣卫都指挥使郑鸿逵通过大明秘密情报系统传上的番邦外交文书,已经与三日前,亲自送到了崇祯手上,另外随文书一起附上的还有一封郑鸿逵对澳洲共和国的解释。
解释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澳洲国人长得和大明人一样,甚至是同祖同宗,他们自称是前宋崖山后裔,因不愿归顺元兵所以先祖飘扬过海,到达了万里之南的澳洲,落地生根,距今已有百年,以自立为一国,当下国内实行的是共和,皇帝由人民推选而出。
起初崇祯对于这份番邦进贡国书只是好奇,毕竟这澳洲国什么的还是第一次听到,心想这又是哪冒出来的,可是一看郑鸿逵的信就知道了,这澳洲国感情就是前宋后裔,跑到了海外建立的国家,这会是要来认祖归宗了吗,正被辽事和民变烦姓的崇祯,心想这感情好啊,这就说明自己还是一位仁君。
可是接下来看到越来越多的解释就高兴不起来了,感家不是认祖归宗,而是要来进贡递交外交书,这啥意思,都自建一国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等虽然漂泊海外,但终究是大明子民,怎可独自立国。
当场崇祯就将文书狠狠的摔在了地上,并且叫骂道要派兵把这个什么澳洲共和国灭了,可是一想现在的烦心事,貌似想要灭这个所谓的澳洲国还真的做不到,人家郑鸿逵说了,这澳洲在万里之南,非宝船之巨舰不可到达,大明的宝船早就没有了,就是海上力量都完全依靠收编的郑家。
等气过了,小太监了安慰了几句,崇祯也就感觉没那么生气了,人家是前宋后裔,虽大明继承宋统,可是人家先祖出海那会,还没有大明呢,所以也不能说人家有啥错,这要按照真正追究起来,人家才是正统啊,继承前宋的。
赶紧的让小太监把文书捡起来,送到内阁,此时的内阁首辅是范复粹,老范同志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元年为御史,因告发董懋中等,受到崇祯赏识,后巡按江西,陕西,对两地的财政、防务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受到崇祯褒奖再次回京在大理寺任职。
不久竟直接升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已大理寺之职代理刑部,进入内阁,为明朝罕见的提拔。
范复粹也算是颇为得到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