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71(2/2)

李璮的两位妻子分别是其首席谋士王文统的女儿,也就是李翠仙的母亲,和塔察尔大王的妹妹。

李璮缓缓摇头:“既如此,也罢。”

其实李翠仙的身份并不是今天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李璮搬出这个话题,就是想让陈德兴感到一点愧疚,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多取得一点利益。

这位益都相公和他女儿一样,小算盘还是很精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山东治理的井井有条,俨然是北地汉人的乐土了。

“不知益都相公可有北面最新的战况”陈德兴见李璮接受“一王二后”方案,便话题一转,到了北方正在进行的蒙古内战上了。

李璮没有出兵,但是对前线的战局还是颇为了解的。

他叹息一声,淡淡道:“才从北面传来消息,阿里不哥在开平城下兵败,现在正在西退,可能会在净州附近的不剌川过冬吧。不过阿里不哥的实力雄厚,又有西道诸王相助,忽必烈一时拿不下他的。”

陈德兴还是有点失望,阿里不哥得到了300万岁币,收拢了蒙哥所率的主力,势力应该比历史上大的多,怎么会那么快就败了呢

李璮看了眼陈德兴:“而且还有你我翁婿二人出手牵制忽必烈,这蒙古二汗之战,可有的好打了。”

“牵制”陈德兴皱皱眉,“不知李相公准备如果牵制”

“汉王可联高丽,袭辽东。”李璮看着陈德兴,轻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老夫在益都举事,挥军取济南。而后号召北地豪雄供举大事。”

益都相公顿了顿,轻声又道:“实不相瞒,北地群雄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和老夫同心。一旦老夫在益都举兵,他们便会起兵响应的。”

此言一出,陈德兴就在心里面低看了李璮几分。造反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寄希望与他人他人会不会跟随,全都要看自己有没有力量如果想要他人跟随,就必须展现力量。就如自己在临安所做的事情一样

“何不挥师北上直入燕都”陈德兴很干脆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相公有8万之众,德兴有兵5万。两下合军可得13万众,直赴燕都岂有败绩之礼”

李璮连连摇头,道:“不够,不够啊忽必烈麾下的蒙古军、色目军就不下6万。东道四万早在成吉思汗分封诸王时就有30个千户,如今光是一个塔察尔就拥有部民不下20万,控弦之士不下5万若再算上其余东道三王的兵力,忽必烈一方仅仅蒙古、色目军将就不下20万。单靠益都和汉王的兵力是打不败他们的,须得联合北地豪雄共同举兵”

13万汉人军队就一定打不过20万蒙古军队陈德兴对李璮的看法很不以为然,更不相信北地豪雄会为了李璮去火中取栗。

“不如与北地群雄相约先复燕者王,如何”陈德兴道,“如此,北地豪雄或许会纷纷而起。”

李璮一怔,低声发问:“汉王欲自取燕京”

陈德兴摇摇头:“吾志不在燕,唯愿相公入燕为王。”

李璮应了一声,把目光投向了李翠仙,李翠仙道:“陈郎欲拒辽东、高丽为跟本,复取江南富庶之土以成帝王之业。今后北李南陈,互为兄弟之国。”

李璮点点头,却仍旧不信陈德兴无意燕云。不过面子上却无半点流露,只是笑道:“既如此,那老夫就去取燕云之地吧”

陈德兴道:“可以联络北地、南朝之英豪,共约先复燕者王。”

李璮又是一怔:“忽必烈耳目众多,若共约先复燕者王,其必知之,如有准备,则燕京难取。”

没有这一约,忽必烈就不知道您老人家要造反,陈德兴要伐蒙了

陈德兴轻轻摇头:“有何惧哉”他笑了笑道:“如今海权在我,高丽、辽东、燕云各处海口哪里去不得忽必烈纵有20万众,也不可能千里布防。况且西北尚有阿里不哥与之相争。其如汇集重兵于燕京,辽东、高丽、河南、关中、河东等地必空虚无被。届时某家取辽东、高丽,相公取河南、关中。然后南北夹击,何愁大业不成”

原来取燕京只是个幌子,辽东、高丽才是陈德兴真正想得到的。李璮心想:“不过我能得到河南、关中也算不错了,这样就能和忽必烈夹河而对。若能得到北地诸侯相助,取燕京当是早晚之事。”

“如此也好”李璮点点头,“只是不知汉王准备在什么时候于诸侯相约呢”

“就在吾与翠仙、琳儿大婚之时吾当邀请天下豪杰或他们的使者去江华岛观礼,而后与他们约定此事。”陈德兴道,“李相公不如也到江华岛一行吧”

“这是”李璮蹙眉,“这是要公开反蒙若北地豪雄不敢,当如奈何”

陈德兴冷冷道:“非友既敌”

第300章 高丽的奸雄

高丽开京,寿昌宫。

作为一个小国的首都和王宫,开京和寿昌宫的占地都不算小。开京周长有两万两千步,设有二十二座城门,比起大宋行都临安城也小不了多少。只是显得破败荒凉。刻薄点儿说,这里就是一座没有多少人气的鬼城。长期同蒙古的战争,同样耗尽了高丽这个国家的元气。他们的首都开京也一度放弃,国王、百官还有开京城内的部分百姓都迁移到了江华岛。开京成了一座废城

如今国王、百官虽然已经返回,但是被废弃了三十年的首都,岂是那么容易恢复元气的诺大的城市里面鲜有居民,到处都是破败坍塌的房屋,不多的人气就聚集在寿昌宫周围。

而寿昌宫,单论大小,也不比临安皇宫稍差。只是破败的实在不像一座宫殿,连最基本的宫墙都坍塌了一大断。宫墙之内的殿宇大多被火焚过,也不知道是高丽人自己烧的还是蒙古人放的火少数在大火中幸存下来的宫殿,稍作修整之后就成了高丽王室的陋居。刮风下雨的时候,这些住着国王后妃的宫殿,便没有不透风漏雨的。

守卫王宫的卫士,也比不了赵官家的殿前司诸班直那么衣甲鲜亮,就是一群带着斗笠,穿着旧巴巴的战袄的家伙,懒洋洋守备在王宫门口。不过他们手中的家伙倒是打磨锋利的刀枪,在阳光底下泛着寒光,一看就知道是见过血的

本来高丽的武备是仿照唐朝实行府兵制的,中央拥有两军六卫。朝廷将土地授予“良人”,而“良人”在持有土地时须服兵役,退役则还田。但是后来高丽国中土地兼并严重,国家占有的田地数量不足以维持府兵制。

因此掌握高丽国家大权的崔氏家族招募佣兵,组成了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