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二次病菌传染。”尚文解释道。
“必须全部挖出来。然后浇上汽油或者是柴油,全部焚烧掉。我知道这个决定很难下达。但是为了所有人的安全,还有这场战争能够打下去。我们必须这么做。”尚文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很多士兵无法理解。特别是战场这种特殊环境下结成的友谊。但是,这是战争,必须这么做。
第一卷 267大使馆
“点火吧。”尚文无奈的下命道。
几个秦军士兵无奈的将火把投机一个浇灌了柴油的尸体坑中。这些尸体都是秦军因为疾病而死去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尚文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理解。”蒙恬用自己粗壮的大手拍拍尚文的肩膀说道。
所有的人默默的看着大火将秦军士兵的尸体焚烧掉。冻土下,根本不可能将这些尸体深埋处理。如果处理的不及时,天知道还有有什么疾病出现。
寒冬条件下作战。生存远远要比战争还重要。非战斗减员首先是从那些健康人开始的。这些人是战斗力的骨干。他们垮了。军队也就垮了。
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军事设施建设在秦军北方营地开始展开。得病的士兵开始集中救治管理。士兵的营饭开始变得干净整洁起来。地面有排水沟,路面进行了硬化处理铺上了石子。有积水的地方排水之后,进行垫补,整个营地开始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北方的营地开始大规模的扩建。在远处的地方。秦军布置了极为密集的铁丝网。而且开始大规模的成纵深的布置。一些地堡,暗堡也开始动工建设。这些都是秦军整条防线的火力支撑点。一门或者两门火炮成为整条防线的压轴大戏。
除此之外,尚文和蒙恬亲自示范了雪浴。教给所有秦军提高免疫力。以抵抗严寒,适应严寒环境下作战。
秦军士兵是不可能天天洗雪浴的。为此,尚文还专门的修建了大量的军官浴室,和士兵浴室。这是秦军第一次战场上的浴室。秦军士兵一下子改变了以往战争的邋遢形象。这些还不算什么。尚文还专门抽出一部分士兵修建了洗衣房,烘干房。士兵们可以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作战了。而且,这些都是付费的,北方的士兵们领上了他们第一次军饷。虽然是以债券形式发放的。但是足以让那些士兵高兴很长时间了。最普通的士兵每月都给五十个半两。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巨额财富。士兵因为严寒打击而失去的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而那些洗衣房。尚文需要征集一些专门的妇女来做这些事情。毕竟让士兵自己做,他们认为是丢脸的事情。对那些妇女来说,也能赚取一些补贴。
住的好了。穿的好了。还要吃得好。尚文没有来之前,很多士兵大部分吃的是冷食,因为战争情况非常的紧急。即便是有时间,天气冷也让士兵难以动弹。这样一来。肠胃病发生的概率就非常的大。
热饭。必须让士兵吃上热饭。而且士兵的休息制度也要跟着提上来。尚文开始在军中实行大规模的轮班制度。站岗放哨的士兵不必在外面站岗达两个时辰或者更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时辰。站岗的,除了必要的露天,大部分都在暗堡内,配上大量的望远镜作为观察哨。那些露天的士兵也经过特殊的保暖措施。用羊毛毡子做成的保暖衣。已经特殊的皮帽子。还有经过填充的羊毛手套。士兵的防寒措施做到极致。冷水已经严禁使用,所有的士兵必须由热水供应。很多岗哨开始配发专门的小炭炉。一是取暖,二是烧开水。站岗放哨的人可以大量的及时补充水分。
同时,专门的食堂也开始建立起来。大量的热食集中供应。秦军士兵对此赞不绝口。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使得秦军士兵以为这是在家里。在家里都没有这么整洁。同时为了士兵们吃的好。尚文还专门设置了自行付费的菜品。这样一来士兵的伙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很多秦军士兵愿意出这笔费用。因为他们要作战,是拿命来拼搏。谁知道下个时辰会在哪
除了这些。一个重要的制度也开始实行起来。邮政体系。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越激烈,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深。尚文非常的知道一份家书对士兵的意义。
对此,尚文建立起了专门的邮政体系。首次将秦国所有的郡县进行编号处理。然后设置专门的信务处,集中办理信件。士兵们大多是不会写字的。尚文让那些会写字的进行代写。然后装进信封。根据不同的地域付费。然后这些专门的人员打上不同的数字,集中运往咸阳,在咸阳进行集中派发。这项业务只针对秦国境内,对于一些来自六国的士兵无法展开。这样一来那些士兵越来越希望秦国早一点统一。
就在尚文在北方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设施建设的时候。秦国派往关东各国的使节也开始纷纷在当地建立起大使馆。一开始,此举遭到了来自齐国,楚国,赵国的抗议。但是摄于秦国的国力。这三个国家还只是提出抗议罢了,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多少。他们都害怕秦国对他们动武。
韩国和魏国已经让秦国打的怕了。秦国让干什么,他们只有遵从的份。燕国的大使因为战乱的关系。建立的最晚。但是却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因为燕王终于得知自己的军队在巨鹿城投降的消息。而赵军组织了十万大军要前来声讨。所以,对秦国建立的大使馆。特别的优厚,还特许建立在王宫的一旁。以便随时召见。
燕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希望秦国出兵进行援助,或者其他援助也可以。比如,武器,特别是火枪火炮。担任秦国大使的是王绾。王绾直接将秦国和月氏之间的战争直接说了。其实不用他说。六国已经知道了。四通八达的商业信息,早已经传到了六国的耳朵里。这也是他们无可奈何同意秦国设置大使馆的原因,他们认为,秦国此举分明是害怕六国大举进攻秦国。秦国对此只能派出这样的小官小吏来进行监视。
燕王有些失望。秦国不可能出兵,而且,火枪火器,要大规模的使用,是不可能提供给燕国的。即便是高价,他们也不愿意。
第一卷 268进入战争轨道
对于燕国目前极为不利的情况。王绾只能将这里发生的情况详细的上表给秦王。在给秦王的上表的奏疏中,王绾详细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燕国是六国中实力比较弱小的一个。而且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将六国局面搅乱的一个。特别是燕赵之间的纠缠,能够死死的将赵国拽住,使其不能及时脱身。对于燕国,必须采取一些及时的手段以示拉拢。
同时,秦国也要为其寻找一个能够将整个六国卷进来的国家使其两家联手共同制衡其他几国。对于其他几国。王绾进行了特别的分析。
赵,韩,魏。三家是天然的联盟。特别是韩和魏国。两家连续遭到秦国几乎毁灭的打击。虽然现在对秦国表示非常的恭顺。但是其背后对秦国非常的不满。对韩国使间修郑国渠的事情就能看出,韩国对秦国的仇恨。这些仇恨和赵国在长平大战受到的仇恨是一致的。这魏国也是如此,秦国自东出以来。第一个对手就是魏国。河西之战,成为魏国的国耻之战。大将白起更是斩杀魏军二十四万。魏国虽然表面对秦国恭顺,其背后和韩国一样。赵,韩,魏有共同的仇家,秦国。这三国联盟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显然。联盟的对象不可能是这两国。而燕国接壤的地方,有一国家,这个国家直接排除掉了。燕齐之战,差一点灭掉齐国。就差两城。如今齐国实力稍稍恢复,而且从秦国这里开始进口大量的武器装备。如果这些装备一旦妥当,那么很有可能对燕国动手。这是燕国的仇家,是不可能于燕国结盟的。而且,齐赵两国本身就有同盟关系。这样一来结盟的可能性更不可能。
唯有一国。南边的楚国是最大的结盟国对象。对魏国,楚国和魏国领土纠纷。魏国也一直认为这个楚国比秦国还具有威胁。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在楚国。两国之间虽无大战,小的争斗却一直有。
在令一边。齐国和楚国同样因为泗水的问题。曾经大打出手。齐国曾经一度占领过泗水。但是随后燕国联合其他几国一同进攻齐国,而不得不撤出该地。对此,齐国一直耿耿于怀。
况且,楚国有一百万军队的战争潜力。其领土是六国中最大的一个。灭楚之前必须要极大的消耗楚国的实力。赵,韩,魏,齐能结成一盟。而燕,楚。结成一盟。一南一北。正好可以大规模的牵制四国。两盟相争。可以极大的消耗六国最后一点实力,为秦国将来的统一战争做好准备。同时,秦国可以完成大规模的武器换装。提升大秦的战力。
王绾花费了一夜的时间,才写完。对于新任的大秦右相某些举动。王绾是非常赞同的。虽然这个曾经的大秦相国退下来了。但是其心还是和大秦一样的。拥有一颗天下的心。
对于武器出口。王绾有另外一层理解。他认为,只要在六国中选好了对手,这个对手既不能威胁秦国,却对六国能够产生重大牵制作用。这个国家,秦国选中了燕国,这一点是非常英明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