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赶紧站起身推开搀扶他的士兵,环视马尾港。他吹着海风,望着茫茫的大海,那里波涛汹涌,正如他此刻的心情,他看到一轮血色的太阳慢慢沉向海底,很想就此跳进海里了却残生
张佩纶沿着栈道,慢慢走向海边,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生“疑兵计”,当即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命令副将沈超带领清军把整个港口插满各色军旗,营里的军旗用完了就去城里的布庄买,一夜之间,整个马尾港口彩旗飘飘,这样法军就不知道岸上有多少清兵了,说不定跟司马懿一样会被吓跑。张佩纶这时又得意洋洋,差一点要为自己的天才而大摆筵席了。
可惜,孤拔这家伙学过孙子兵法,完全无视张佩纶那些用的彩旗,他以为那些彩旗是欢迎法国舰队到来用的,感觉大清国的官员真是太热情好客了,于是给张佩纶下了最后通牒:限福建水师下午五点前,退出马尾港
张佩纶还是很有爱国觉悟的,也很勇敢,接到孤拔的通牒很气愤,马尾港是我们中国人的,凭什么要中方的军舰离开呀无理取闹打就打吧,他乘着“振威”号炮舰,浩浩荡荡带着十一艘福建水师的木质军舰去战孤拔,但孔老夫子说了,先礼后兵才能体现泱泱大国范,张佩纶还想跟孤拔好好谈一谈天朝先礼后兵的传统,命令“不要先开火”。
孤拔的最后通牒被张佩纶义正言辞拒绝了,一看张佩纶都带着军舰出战了,那还等什么呢于是命令“凯旋”号集中火力,给“振威”号先来两炮。
张佩纶乘坐的“振威”号一下子被击中了左舷,舱室开始进水,船开始下沉,张佩纶很勇敢,命令还击,清兵的水勇们,开始往老式滑膛炮里慢慢填充,慢慢瞄准“凯旋”号,慢慢开火,一炮击中可惜击中的不是“凯旋”号,而是它旁边的“窝尔达”号,成功炸死了五个法国水兵
还没等张佩纶命令“振威”号开第二炮,“凯旋”号又补了两炮,“振威”号马上摇摇晃晃从海平面上缓缓下沉,哀乐起,张佩纶扑通一声,跳进冰冷的海水中。
接下来的场面,不忍详细描述,清军将士们奋勇爱国,可惜主将张佩纶跳海了,没人指挥他们,福建水师的福胜号、永保号、建胜号等十艘军舰相继被法军的炮火或鱼雷击沉,马尾船厂被炮火击中,大火顺着海风剧烈燃烧,熊熊的大火吞没了整个马尾港,张佩纶安插的疑兵彩旗也烧焦了,到处可见滚滚的黑烟,身上着火哀嚎的清兵“扑通扑通”直往东海里跳。
战事就这么结束了,张佩纶竟然大难不死,抱着一块木头爬上岸,他浑身湿透了,披头散发,两眼发红,提着一把折断的指挥刀呆立在闽江边上,看着马尾海港上冲天的大火,还有被鲜血染红的海水冲上岸的一具具清军尸体,失声痛哭,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悲凉,此刻,他这个翰林才子,才终于知道什么叫战争,心里突然对李鸿章充满了理解和敬仰。
这一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清廷,北京朝野震动。张佩纶这败军之将,虽然侥幸大难不死,但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人人皆曰可杀昔日被他参倒的官员、和他一样眼高手低的清流同僚、福建的士绅百姓、那些失去亲人的士兵家属、湖南湖北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儒生们,一个个跳起脚来骂张佩纶是“无能鼠辈”,“百无一用”,“祸国殃民”张佩纶的污名,很快盖过了所有曾被他骂过的人,在中华大地上顶风臭万里,老弱妇孺皆曰他臭不可闻,很多年轻人当即把家里的竹布长衫找出来烧了,大骂自己过去瞎了眼,竟然把张佩纶这样下三滥的人当“偶像”左宗棠,翁同龢、李鸿藻这些当初力荐张佩纶去福建的朝廷大员,这时也一声不吭,好像他们万万没想到张佩纶会战败一样。
这时,整个大清帝国,只有一个人勇敢站出来替张佩纶说话,这个人竟然是复出的李鸿章慈禧太后根据“金革夺情”,也就是战事紧张,强迫李鸿章解除“丁忧”,官复原职,还是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他对慈禧太后说了一句大实话:“罪错不在张佩纶,谁去福建和法国人打结果都会一样”
慈禧太后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今天,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张佩纶,也绝对不可能放过这扳倒恭亲王、李鸿藻、左宗棠等一帮主战的军机大臣,还有翁同龢等清流大臣的机会,慈禧让光绪皇帝下旨,严惩主战的官员,借机把亲光绪皇帝的军机大臣和清流大臣全部扳倒。因为光绪皇帝又长大了一岁,再等两年,慈禧太后就得靠边站了。
张佩纶战败,左庶子盛昱很大胆,先上奏折弹劾李鸿藻保举非人,建议朝廷给予处分;并说军机大臣奕欣、宝鋆了解内情却不加阻止,亦应负一定责任。慈禧太后先以“委靡因循,战事不力”的罪名,把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硬说恭亲王有病,让他安心在家养病,没有太后的懿旨,不许再踏出恭王府半步;军机大臣宝鋆原品退休,军机大臣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左宗棠退出军机处;翁同龢退出军机处,革职留任,依然回毓庆宫教光绪皇帝读书。
这样一来,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都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慈禧将合作了二十余年的恭亲王集团一举扫荡,从此大权独揽,跟李鸿章一起把持朝中大权,再也没有大臣敢在她的耳边唧唧歪歪。而李鸿章,在朝堂上有分量的对手,也就只剩下左宗棠了,左宗棠虽然退出了军机处,但接替曾国荃任两江总督去了。
而清流“牛角”张佩纶,上书要治他罪的大臣从乾清宫排到了午门外,人人皆曰“要杀”,李鸿章看张佩纶还年轻,为人还算正直,从寒门考中进士也不容易,便替张佩纶说情,慈禧太后给李鸿章面子,张佩纶最后才没死,被流放到察哈尔戍边三年。
李经述在越南得知李鸿章复出的消息,还有清廷这场权力争斗的大地震,不得不佩服李鸿章对朝廷局势的洞察力,大龙方蛰,李鸿章又一次在权力争斗中站队正确,一飞冲天
第33章台湾保卫战1
张佩纶率领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慈禧怕法国舰队又从天津进攻北京,便请李鸿章复出,本来是让李鸿章再去跟法国人和谈,没想到在朝堂上,李鸿章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力主和法国人开战
这时以恭亲王为首的五大军机大臣已经全部被慈禧撤换,新的军机处由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侍郎孙毓汶五人组成,礼亲王世铎为领班大臣,他们都是比较听慈禧太后话的人。见李鸿章突然腰杆子硬起来主战了,新上任的五个军机大臣一个个吓得面色惨白。礼亲王世铎说:“中堂大人,西洋人坚船利炮,我大清国无可战之舰呀,中堂大人不是说北洋海军从德国购买的大型战舰还没归国吗拿什么跟法国人打呀”
李鸿章面色坚毅,正义凛然道:“太后,此一时,彼一时也。没开战之前,和谈是必要的,现在打到一半,再去求和,法国人必定狮子大开口,提出无理要求。海战不行,淮军可以陆战。”
慈禧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怕法国人打到北京城,于是力劝李鸿章道:“还是先和法国人谈一谈吧,谈不拢再打不迟。”
李鸿章便和醇亲王奕譞一起去天津,跟法国政府谈判代表、新任的法国驻华公使脱利古谈判。恭亲王倒台后,醇亲王奕譞便主管总理衙门了。
谈判之前,法国驻华公使脱利古就收到了孤拔在福建重创福建水师的电报。所以谈判时,趾高气昂,一开口就要中国把越南和台湾割让给法国,还索赔八十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要求必须“十年内还清”。
色当战役法国战败,法兰西皇帝被俘,也只赔了德国50亿法郎,现在法国一开口就要索赔80亿战争赔款,明显是想趁火打劫,狠狠宰中国人一笔。醇亲王奕譞有点耳背,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大声问了脱利古一句:“你们想要大清国赔款多少”
脱利古放慢了语速,又说了一遍:“80亿,法郎。”
这明摆着不想谈了,李鸿章神情严肃,站起身,握紧双拳,当面朝脱利古挥了挥,道:“你回国去吧,中法各自准备大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