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听可以延寿,眼睛早就亮了,延长寿命啊,没有人比他这个皇帝更迫切了,三十年向天再借三十年这想都不敢想他现在都五十了,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现在已明显的感觉到精力不济,身体也是小病小痛不断,若有这仙丹
叶小贞扫他一眼:“皇帝不必羡慕,这些是用来拍卖安置灾民的,若灾民顺利返回,本君定当还有赐下。”
皇帝一愣,尴尬的笑笑,自己的小心思被仙长识破,颇有些不自在,只是仙长说还有赐下,顿时心里就美的冒泡了,不由对安置灾民一事更加上心了。
“你们迅速筹集银钱,我和师弟也去寻些粮草,顺便去有疫症的几个地方看看。”
“是是,仙长请便。”
叶小贞和林三牛直接从御书房闪身不见,看得皇帝和沈谦又是一愣,君臣二人看向桌上静静放着的二十个玉瓶,这是灵丹啊
且不说皇帝如何安排拍卖之事,叶小贞和林三牛闪身出了皇宫,略做商议,便让火火带两人去了沈谦所说三个疑似有疫症的地方去了。
火火的速度快极,也只是十多分钟的事,叶小贞和林三牛便到了湖州。
湖州城外,黑压压一片灾民,有的搭着简易的棚子,所谓的棚子,也不过是几根树枝支起来的几块破布,勉强能遮风,有的灾民干脆在地上或做或躺,灾民们身上的衣物早就脏乱不堪,面上一片困顿之色,大多数人双目无神,也不知在看什么,看向哪儿。
有的地方燃着未尽的烟火,上面吊着破瓦罐儿,里面是烂菜叶子,或是野菜也幸好现在是春夏之季,尚有野菜可挖,不然,这连个都没有了。
叶小贞和林三牛看了一眼,心头略沉重的直接飞向了城里的知州府。
知州正在花厅愁坐,上面送来的银两都快用完了,说是每州五万两,可按照官场上的规矩,雁过拔毛,到手的只有不过三万两,据说这还是因着有仙长插手的缘故,那些衙门口儿没敢多做盘剥,不然能到手一半就不错了。三万两说来多,可也不想想,城外还有近六十万灾民呢,六十万人,吃都能把人给吃穷喽
更让人愁的是,从前天开始,灾民中已不断有百姓出现热症,已死了十多个了。知州也不是个没见识的,心里很疑是疫症,一面把情况向朝庭奏报,一面安抚百姓,调集药草,又拿前人预防时疫的方法布置下去,洒生石灰、烧醋可这什么不得钱啊三万两早就没了,这还是他湖州府在贴呢可六十万人的生计,他怎么贴得起再者这疫症,若再不能对症下药,只怕要成大灾啊朝廷的太医昨夜已到,可直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稳妥的方子,大家都在着急,这真是
知州长吁短叹,却无计可施。
“知州大人在想什么”叶小贞的声音突然响起,惊了那知州一跳。
、第二百七十二章 红杏阁
“你你们是谁”知州呆呆的看着眼前两人,这两人什么时候出现的他怎么毫无察觉外面的人呢都跑哪儿去了
“知州莫慌。”叶小贞拿出皇帝的金鈚令箭来,“大人请看。”
知州对之前的仙长救灾一事颇有耳闻,见叶小贞拿出令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忙大礼见过。
叶小贞示意他起身,“知州不必多礼,咱们闲言少叙。此刻我二人前来是来察看疫病的,知州不妨把详情与我们听听。”
知州听了一愣,仙长这是来帮忙的
忙一揖,把近两日的疫症说了一下。
叶小贞点点头,什么疫症啥的对凡人来说是恶魔,但对修真者来说就很不够看了。修真者只有伤,就没有病,所谓的“病”,归根到底,是人体机能不强,精血不旺,被外界病菌所染之故,如果身体足够好,自然百病全消。别的不用,几粒培元丹足矣。
“城外灾民的用水都是哪里的”
知州忙道:“城外有一条自北向南的河流名越河,城外灾民多是自河中取水,山野间也有不少溪流,也有灾民就近取水。”
叶小贞点点头,道:“通知下去,自即刻起,灾民用水不要再用生水。”
“生水”知州一脸疑窦。
“就是没有煮熟的水,疫症会通过饮用水、食物传染。我二人刚刚自皇帝处而来,现在朝廷正在筹集钱粮,要不了多久,便会有救济的银钱,告诉百姓不必忧心。安心再待几日,便可以回乡了。”
知州听了大喜,接连点头。
想了想,叶小贞又道:“还请知州速去准备一百口大缸或木桶等物。”
“大缸木桶”要来何用知州不解。
“你只管去准备,越快越好,本君自有用处。”
叶小贞见知州停在原地不动,似是心有疑惑。不由心下不满。说话也没有那般客气了,威压略出,知州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只顾连连点着头,恐惧之极的看着叶小贞,飞一般的下去了。
很快,知州便进来恭敬的禀道:“仙长。大缸和木桶俱已准备好。”
叶小贞点点头,出了屋门。随知州到了衙门院内的宽阔处。
只见一排排大缸排得整整齐齐,还有不少大木桶依次列好,数目足有不下二百。
不由一笑,这知州倒还是个会办事的。
“你们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