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162(2/2)

说到这儿,不得不说一下始毕可汗手下如今兵力的具体结构。突厥人此番为了围困杨广。足足出动了各部二十多万兵力,这已经是始毕可汗倾尽血本show hand搏一把的结果了。

毕竟这个时空的突厥比历史同期要弱小不少,光是早年隋朝通过茶叶贸易和后来其他边境榷场贸易的挑拨。就让启民始毕两代可汗统一突厥诸部的进程大大延缓了,估计拖慢了有至少两三年,而且过程中至少多死了几十万人,再算上战乱带来的人口出生下降。要说到大业十年为止。突厥总人口比历史同期少五十到八十万人都是有可能的,成年壮丁对应减少二三十万,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次,始毕可汗总共带来了大约26万人的规模,不过其中还有当辅兵用的老弱牧民,大约4万人,所以战兵便只有22万

别看4万不能上阵厮杀的老弱牧民貌似不少,但是这个比例比起中原汉人朝廷出征时的民夫辅兵比例已经是很低了。杨广对付高句丽的时候。117万大军需要200多万民夫运粮运兵器,修路架桥。别的作战中辅兵民夫至少也是战兵的一倍人数才能玩得转,免于后勤短缺。而突厥人居然只要战兵五分之一人数的专业辅兵做后勤配套,按照比例来算已经是汉人战兵人均后勤人数的十分之一了。

之所以突厥军队这么省辅兵,说到底还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特性所致。比如后世再过几百年,蒙古人出现的时候,只要不带工程武器,不需要工匠的话,在纯野战的环境下蒙古人需要的辎重兵更少。这些民族只要有人跟着大军放羊,最多再做些缝补皮甲帐篷的事儿,便算是齐活了。再加上突厥兵对吃喝也不讲究,不一定要集中煮肉汤煮茶,偶尔自己用皮囊灌点儿酒或者水,然后围着篝火烤肉便能对付过去了,也就省下了集中使用的火头军。

不管怎么说,始毕可汗出战的时候只有22万战兵加4万辅兵,如今也打了小两个月了,雁门郡城内保护杨广的骁果军都减员了伊万多人,突厥军队自然也有损伤,细细算来,如今剩下的不过20万战兵、4万辅兵。要想围住城里头的6万隋军,多预留一半的兵力是必须的,而且辅兵可以全部留下作为防备,或者放到城东桑干河对岸不易突围的方向。这么一算,可以集中起来对付杨义臣的部队,也就不超过15万人了。

桑干河中游南岸,雁门郡安阳县境内,一直大军疾速而又不失小心谨慎地前行,车辚马啸,甚嚣尘上。军队的构成全部都是骑兵,人数约莫三四万之间,显然便是杨义臣突前的那一部分人马了,他们和后军的十一万步军拉开了两天的路程差,好尽快赶到雁门郡牵制突厥人,而一旦有危险的话,如果两军相对而行,一天之内也可以成功回合。

不过可别以为隋时的安阳县就是后世河南那个安阳县,这两个地方实在是相隔数千里,只是古今异名导致的误会而已。隋朝时候的安阳县,其实是后世山西省张家口市下属的阳原县。

后世从北京到大同的京大高速就要经过阳原县,沿着桑干河南岸、燕山与阴山之间的山谷修建,可见此处从古至今都是从雁门郡通往涿郡的交通要隘所在。杨义臣突围而入的信使被发现之后,突厥人如果要搜索杨义臣的大军位置,肯定第一个就会往这里来找。而事实上,昨天入夜之前,杨义臣部的斥候已经遇到了突厥人的哨骑,进行过几次短促而又激烈的斥候战了,双方各自丢下了几十条人命,都是侦查的轻骑兵。

杨义臣亲自在前军策马而行,看着日头从身后渐渐升高。把人和马的影子渐渐压短,他也似乎感觉到了战斗的临近。

回过头,杨义臣对着身边的秦琼问道:“算算时辰。罗校尉昨日便该突围入城给陛下报信了。若是突厥人恼羞成怒,如今也该前来寻机反击了。秦郎将,若是接战,你如今可有把握担当前军先锋么。”

“萧经略给末将的传书中说了,秦某一切听从杨经略差遣秦某和萧经略都相信,杨经略身经百战,定然可以用好每一支兵马。”

杨义臣报以微笑。看着面前这个不过三十岁的年轻人很是欣赏。天下已经到了如此境地,还有武将能够不计个人融入一心杀敌报国,那都是值得尊敬的。在半个月前遇到秦琼来投效之前。杨义臣都不敢想象世上有装备如此精良的骑军,但是现在经过短时间的磨合,他已经知道如何善用这支部队,然后以这支部队为核心。先在前锋接战中挫一挫突厥人的锐气。

也正是因为这阵子对秦琼手下骑兵战斗力的认识。让他敢摆出今天这个诱敌一部先来决战的阵势,故意让自己的四万骑军和步军脱节两天,摆出自己很心急火燎要救杨广的样子,让突厥人觉得自己有可趁之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敢而且只敢沿着或者说紧贴桑干河南岸疾速行军。

“既如此,秦郎将且听好:我军之所以如此行军,便是为了一旦突厥人前来集中兵力攻打我军时,可以获得半渡而击之利。突厥人从雁门以东而来。那么定然会需要在附近渡过桑干河然后攻击我军。我军的行军路线背靠阴山,北面桑干河。他们是绕不过去这个契机的。

只是突厥人素来仗着全军都是骑军,而且来去如风,兵力又是我军三到五倍,所以对于有可能遭到半渡而击的风险视而不见,到时候定然会撒漫铺开全军,让我军防守任何一点都会顾此失彼,然后突厥人再从我军兵力无力覆盖到的河段渡河,前后夹击我军。”

杨义臣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严肃地紧盯着秦琼,叮嘱道:“而这时候,便是秦将军当机立断的时候,我们要让突厥人看看,他们任何一支成功渡过桑干河的偏师,单独都不是我军的对手,而且连支撑一天半天时间差的能耐都没有,明白了么”

“末将明白”

杨义臣交代完毕,隋军继续前行,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就有一股突厥骑兵出现在了桑干河北岸,看人数反而比杨义臣的四万骑兵还要少不少,应该只是先头部队。不过河水只有百余米宽窄,所以两岸的人都可以轻易看清楚敌军规模实力,甚至于沿着河滩策马都可以用强弓把箭矢射到对岸的人,所以双方自然都会比较谨慎。那伙突厥骑兵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暂时还不是隋军的对手,便没敢渡河,而是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