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节阅读 300(2/2)

“前者么,军政两道都有不凡本领。且欲从儒门中另立一脉,有人说他三十岁后,就可踏入权天境。四十岁,就可超越太学主,集儒门浩然正气之大成。至于后者,此人的治政之才,不逊于王猛,是真正的沧海遗珠能培养出这等人才,那岳麓书院,真不愧其名”

当日回归神策上将行辕,嬴冲就又接见了李鸿章。这位确是良才,换在往年,必定可进入最顶尖的学子之列。与他问答时,落落大方,可惜因出身名门之因,确实有些娇气。

换在往日,嬴冲必定会因得此良才而欢喜,可因韩信这珠玉在前。此时固然还是喜,却已降了一个等次。

此时李鸿章年纪也有十八,这次十宫大比之后,就可结业。

嬴冲也就干脆将李鸿章,提前招入王府中,任治粟校尉之职。这是七品官,位在户曹参军之下。

如今因他封王之故,所有幕府之臣,也都是水涨船高。不但长史一职高达从三品,录事参军与主簿正是正四品,而那户曹参军,兵曹参军等等,亦是正六品的官衔。新人入府,再不能一蹴而至参军高位。

其实他也有磨砺之心,治粟校尉主掌农事谷货,嬴冲是寄望此职,能够打磨掉李鸿章身上的浮华之气。

这家伙要想在这职司上有所成就,就少不得要亲自下田,必须与农夫商人打交道不可。

可如这家伙最终在这一职司上一事无成,那么嬴冲也就基本可以判定,这李鸿章不堪大用。

此后数日,嬴冲都在忙着布防,仍旧无瑕去关注那诸多学子。直到好几天之后,他把嵩山山上山下,都打造的固若金汤,又遣人将嵩山前往咸阳的路段,牢牢的看住,这才有闲心,前去看诸多学子论战。

一月二十,书院大比还未正式开始,可嵩阳书园里的气氛,已是剑拔弩张。而公开的交流论辩,已经停止了下来,寥寥无几。所有人都绷紧着神经,全心备战,

所以嬴冲已很难看到,可以让他眼前一亮的精彩论辩。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在他眼中,所谓的论辩,无非就是逞口舌之利,嘴上谈政,于国无益。也显不出这些士子的真正本领。

此时的他,只是因郭嘉的推荐,想要看看那杨炎与王阳明二人。到底是何等样人,能得郭嘉如此推崇。

说来也怪,因大比在即,其他的世子都开始保留蓄力,精心准备着。唯独这两位,却是对大比毫不在意一般,依旧热衷于与其他书院的士子交流。

只因无人论辩之故,二人倒似是在各自开坛宣讲,竟还能聚集一大批的听众。

嬴冲也听了几次,就对郭嘉的眼光,大加赞赏。才能方面且不论,难得的是杨炎此人,与他志趣相合。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么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初闻此言,嬴冲是大为惊喜,一直以来大秦国政都是依循着商周以来,量入为出的预算制。

可这杨炎,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量出为入。根据支出的规模,来确定税赋的管理方法,可与量入为出,相互配合。

至于王阳明,却使他难以抉择。

此子极度推崇儒门中,陆九渊一系心即是理的道理。反对程颐朱熹一脉,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理由是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这点颇令嬴冲不喜,尽管他也不喜千年前的南楚朱熹。那推崇礼教的学说,可觉得格物致知这四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那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之言,可与墨门所学交相应证。

至于那什么心即是理,于国无补。

传说这位,曾经也是格物致知的拥趸。却因少小之时格竹,为了实践格物致知,欲穷竹之理,结果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却全无所得。于是对格物致知大为排斥,从此改弦更张。

可使嬴冲在意的是,这位又提出了知行合一。

此人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s: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杨炎首先提出了两税法,摊丁入亩与士绅一体纳粮,雍正和王安石都是他玩剩下的。

而且这位是在中唐时代完成改革,政治手腕应该也甩出王安石一条街。

本人对历史也不是太熟悉,二人事迹大多出自百度,希望行家指点。

昨天本想三更,可书院这段,真是最考究功底的,且容我慢工出细活,别写乱了

五一四章雄心壮志

对于这王阳明的学说,嬴冲只觉是头疼。心想知行合一这道理,无疑是极好的。

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教导人们,行事做人的道理。

可那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等等言语,却让嬴冲不以为然。

三日格竹而无所得,是你自己那时太弱了吧十一二岁的时候,能懂多少道理王阳明格竹是十八岁,这里设定为十一

没有一定的学术为基础,能格出什么道理且竹从初生时的竹笋,到蔚然成竹,需经历数年,只三日时间,未免也太短了些

不过这样的人物,说不定是最适合那浩然正气。毕竟后者,也是以心为本。

嬴冲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要将王阳明纳入麾下。抛开这位的心学不论,此人的治政治军之才,无疑都是上上之选,两方面都极其出色。

此外只需二十年,此人也必定可入皇天位,成为儒门最绝顶的强者。

可如他嬴冲,就因这位的潜力,就极力招揽,又觉有违自己的本心。他实在没法勉强自己,去赞同王阳明的学说。

唯心与唯物之间,他还是更赞同后者。

最后嬴冲还是决定将此事,暂时押后,准备看看再说。且人家王阳明,也未必有投效他嬴冲之意,此时他就在想这些,未免太自作多情了。

这般想着,嬴冲又觉不解。自西周开国后这万年以来,七国中陆续有圣人宗师涌现,如孔子,老子,墨子,杨朱等等,都各自开辟一家。然后又有无数学宗巨擘,将他们的学说,不断的演化完善,推入高峰

凭心而论,这些学说,都有其可取之处。无论儒家,墨家,法家,还是道家农家杂家等等,或能经世致用,或能惠及万民。

可绝大多数人,都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坚持门户之间,将其他学说,视为异端。

似那墨家的墨工之术,无疑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