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 秒效应:情绪那只小怪兽的限时暴走(1/2)

第76章 12秒效应:情绪那只小怪兽的限时暴走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朋友正开开心心地聊天,突然因为某句话,一下子就火冒三丈,心里那股邪火“噌”地就冒起来了,可过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刚才好像反应过度了,挺没必要的。其实,这背后很可能就藏着“12秒效应”这个情绪小怪兽搞的鬼。今天,咱就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看看这个左右我们情绪的小家伙到底啥来头。

一、啥是“12秒效应”?心理学大咖怎么说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讲,“12 秒效应”指的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愤怒等激烈情绪时,这种情绪的峰值会在 12 秒内达到顶点 。一旦过了这关键的12秒,随着身体应激反应的消退,情绪也会慢慢趋于平静。简单说,这12秒就像是情绪的“失控黄金期”,要是能把这12秒控制住,那就能避免很多冲动之下做出的傻事。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在情绪能量层级理论中提到,愤怒是一种比较低振频的情绪,长期处于愤怒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而“12秒效应”就像是给我们在陷入低振频情绪时,设置了一个关键时刻的“刹车装置”。当愤怒情绪袭来的这12秒内,如果能及时察觉并加以干预,就能避免被这种低振频情绪长时间控制,从而保持心理的健康平衡。

很多针对大脑神经学的研究也表明,人在愤怒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迅速激活,它就像个情绪“警报器”,一旦触发,身体会迅速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让我们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但这个高强度的应激反应是有时间限制的,12秒左右就是它的“有效期”。过了这个时间,随着激素水平下降,杏仁核的活跃度也会降低,我们就能重新找回理性。

二、生活里的“12秒效应”:那些冲动的瞬间

(一)马路上的“路怒症”爆发

老张是个有着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平时性格挺温和,可一开车就像变了个人。有一次,他在上班路上正常行驶,前面一辆车突然变道加塞,也不打转向灯。就这一下,老张瞬间火冒三丈,嘴里开始嘟囔,“这怎么开车的啊,有没有点素质!”紧接着,他一脚油门追上去,和那辆车并排行驶,还摇下车窗对对方司机怒目而视,嘴里骂骂咧咧。好在这时,旁边副驾驶的老婆赶紧提醒他:“别冲动,就为这点事儿不值得!”老张深呼吸了几次,12秒过去了,他慢慢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有多危险。

在这个案例里,前面车辆的违规加塞就是刺激源,老张瞬间被点燃的愤怒情绪在12秒内迅速膨胀,如果不是及时被老婆提醒,他很可能会因为这12秒的冲动,做出更危险的举动,比如和对方发生碰撞,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二)职场上的“火药桶”

小王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策划,为了一个重要项目连续加班了好几天,终于完成了策划案。可在方案汇报会上,领导只是简单看了几眼,就开始批评他,说思路不对,方向有偏差,让他重新做。小王一听,心里的委屈和愤怒一下子就爆发了,他直接和领导顶嘴:“我熬了好几个通宵做出来的,你就这么随便否定,那你行你上啊!”话一出口,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小王也意识到自己闯祸了。

在这个场景中,连续加班的疲惫和领导突如其来的否定,成了引发小王愤怒情绪的导火索。在情绪爆发的12秒内,他完全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职场的上下级关系和基本的沟通礼仪。等这12秒过去,他才后悔不迭,可错误已经造成了。

(三)家庭里的争吵升级

周末,小李本想好好睡个懒觉,可一大早就被孩子的哭闹声吵醒。他迷迷糊糊走出房间,看到客厅里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孩子还在一边哭一边闹着要吃零食。小李的老婆在一旁手忙脚乱,也没顾得上收拾。小李一下子就不耐烦了,冲着老婆大喊:“你就不能管管孩子吗?家里乱成这样也不知道收拾!”老婆一听也委屈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越来越激烈。

在这里,睡眠被打扰、家里杂乱的环境,让小李在12秒内情绪失控,对老婆大发雷霆。这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氛围,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三、用好“12秒效应”,生活更美好

(一)学会情绪觉察:给情绪按个“暂停键”

当你感觉自己情绪开始激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时候,这就是情绪爆发的信号,要马上意识到“12秒效应”要开始发挥作用了,赶紧给自己按个“暂停键”。比如,在和别人争吵时,心里默默数10个数,在这10个数的时间里,让自己先不要说话,等数完了,情绪可能就没那么强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