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刘和帮忙展开地图后,同样好奇地观察起来,很快也被惊得说不出话,张大嘴巴,下巴差点掉下来。
一直以来,无论是朱洪武、刘和还是大明的所有官员百姓,都认为华夏的疆域是世界上最广阔、最富饶的,包罗万象,而其他地方不过是像日本、朝鲜那样的边陲之地,最多就是北方草原大些而已。可如今才知道,这个世界竟然如此之大,大明竟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怎么可能!
看到两人这副模样,朱政不禁暗自窃喜,心中得意地想,或许他这次无意间促成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地理大发现。
过了很久,朱洪武才慢慢回过神来。
随后猛然回头望向朱政,声音甚至微微发颤地问:
\"麟儿,这张地图你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上面画的东西是真的吗?\"
\"祖父大人,千真万确!\"朱政坚定回答道,
\"祖父也明白,我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因此特意翻阅了许多如《南洲异物志》之类的古书。而这张地图,是向一个海外的商人买来的。他们靠航海谋生,遍历天下各国做生意。为了便利,才绘制了这张图。我已经比对过了,与那些古籍中的记载基本一致!而且那些外国人说,这个世界其实是个圆球。意思是只要顺着一个方向走,最后就能回到起点。这已经被他们证实了!\"
\"荒谬至极!\"朱元璋一听就摇头否定,满是不相信地说,
\"天圆地方,这是自然的道理!怎么可能是圆的?简直胡闹!\"
自古以来,华夏百姓就一直在探索世界,因此产生了很多说法。其中最被接受的就是天圆地方的说法。在明朝人看来,这几乎成了常识。所以朱元璋本能地否定了朱政的观点。
朱政倒也没想过要跟祖父争论。他知道想让人放弃根深蒂固的观念很难。而且对他来说也没必要去费这个劲。
于是他笑着说道:
\"祖父,不管是天圆地方还是圆球,都没关系。关键是这张图上标注的国家和地形绝对真实!我已经确认过了,还派郑和等人出海考察了。经过琉球、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探查的结果和这张图上的记载分毫不差!\"
为了让这份系统奖励的世界地图显得合情合理,朱政花了不少心思。无论是表现对外界和外国人的强烈兴趣,还是派遣郑和等人出海,都是为现在铺垫!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虽然他的说法有不少漏洞,但没人能证明它是假的。毕竟无法找到所谓的海外商人来验证。
而且朱政确实对海外充满好奇,经常找外国人交流的事情,朱元璋都是知道的。
再加上这次郑和出海也验证了朱政的话和这张世界地图的真实性。
这样一来,简直是毫无破绽!
此时,听到朱政的话,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老朱微微颔首,未生半点疑窦。毕竟朱政所言皆有凭有据。往昔自海外番人处购得琉璃、九曲黄河酒等珍稀之物,现又呈上一幅世界地图,实在合情合理。更何况,郑和等人的远航早已对此加以证实!
想到此处,老朱深深吸气,视线落于地上的世界地图。映入眼帘的广阔地域竟比大明疆域宽广十余倍!内心顿时燃起熊熊烈火,一股征服与扩张的雄心骤然涌起。
身为一代……胸怀大略的开国……怎会缺乏鸿鹄之志?又怎能不渴望建立万世基业,超越前贤?
成吉思汗当年曾言:“苍穹之下,尽为吾土。”而今老朱凝视地图,心中升腾起征服的渴望——他要将这片天地间的每一寸沃土,都纳入大明的版图!
朱政见状,适时劝道:“祖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般无边疆域,岂非我大明应得?何不挥师而进,既可使蛮夷归化,又能共享皇恩!”
听罢此言,朱元璋如梦初醒,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稍作沉思后,叹息摇头对孙子说道:“乖孙啊,此事并非如此简单。我岂不知开疆拓土、振兴华夏之宏愿?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北境虽有残余蒙元势力,却依然虎视眈眈;内部也暗流汹涌,灾害频仍,豪强叛意渐显。百姓虽免战祸,生活依旧困苦,亟需休整积蓄。若轻启战端,恐蹈隋之覆辙。再说……”
朱元璋意味深长地停顿片刻,继而冷哼一声:“再者,那高丽、倭国、琉球之类弹丸小国,不过茹毛饮血之地,穷弱至极,攻占又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