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军营里就已经热闹起来。
陈哲早早地便起身,整了整自己的军装,神色严肃又带着几分期待。
他快步来到集合场地,一众参与抢船行动的士兵们早已整齐列队,眼神中透露出对陈哲的信任。
陈哲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弟兄们,今天我们要给战利品拍些照片,要把这次行动的成果好好记录下来,这可是咱们的荣耀!”
说罢,他转头看向李副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李,你把人带码头给大家拍些照片。多找几个角度,把大家英勇的样子和鱼雷艇都拍下来。”
李副营长回道:“放心一定拍好。”
随后,李副营长拿着相机,带着队伍来到码头边,他在队伍中穿梭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不断响起。
士兵们以鱼雷艇为背景,有的摆出坚毅的姿势,有的露出自信的笑容,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定格了他们的英勇瞬间。
陈哲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安排人去把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以及那20名女学生都请了过来。
这些医生和护士在战斗中为伤员们提供了及时的救治,而女学生们也帮忙照顾着伤员。
当他们来到码头时,陈哲热情地迎了上去,说道:“感谢你们这段时间的付出,正好上面要拍这鱼雷艇,我这胶卷还有几卷,今天咱们一起合个影,你们也可以给自己拍几张留个纪念。”
众人围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李副营长调整好相机角度,按下快门,将这充满意义的一幕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为了能更好地上交成果给师部,陈哲特意多拿了一个胶卷。
他仔细地将相机里的胶卷换了一个新的,认真地说道:“这一胶卷,咱们要好好拍,把最能体现咱们行动成果的照片都拍下来,然后上交给师部。”
接着,他又看向秦明等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说道:“你们几个,绑上点绷带,咱们摆拍一些照片。能卖惨的就卖惨点,武器也都换上步枪。”
秦明等人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陈哲的要求做了起来。
他们有的装作受伤的样子,有的拿着步枪做出战斗的姿势,李副营长在一旁不停地拍照,将这些场景一一记录下来。
胶卷很快就拍完了,陈哲将其中一卷交给张小亮,严肃地说道:“小亮,你把这卷胶卷送去苏州冲印,尽快把冲印好的照片带回来分给大家。”
张小亮接过胶卷,坚定地说道:“放心吧,营长,我一定完成任务!”
而另一卷胶卷,陈哲则打算亲自拿去师部上交。
他看着自己手上早已痊愈的伤口,又重新包上了绑带,心想:“这样看起来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勇猛。”
出发去师部之前,陈哲还做了一系列的安排。
他让人把20毫米机关炮抬上了去往师部的卡车,他担心日军飞机在空中巡逻时会盯上自己乘坐的卡车,有了这门机关炮,也能多一份保障。
站在卡车旁,陈哲看着张小亮,说道:“小亮,你今天依旧带一部分士兵去苏州休假。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让弟兄们好好放松放松。”
张小亮点了点头,带着一部分士兵离开了。
随后,陈哲又把秦明等人和赵四虎叫到跟前,说道:“你们继续去贩卖粮食。咱们要通过贩卖粮食多赚点钱,为咱们以后的行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另外,四虎兄弟你帮忙把一半的钱换点大洋回来。”
秦明和赵四虎等人纷纷表示明白,然后便各自行动去了。
陈哲看着众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一系列的安排都是为了更好的积累实力,为了八年长期抗战做准备,等打完南京保卫战,87师将不复存在,他也要看情况独立作战了,他不想跟着老蒋当炮灰,也不想待在危险的地方,到时候再看情况吧!
他登上卡车,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卡车向着师部的方向驶去,心中默默想着:“希望这次的成果能得到师部的认可,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只要不受处分有没有好处和功劳都无所谓。”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硝烟时常弥漫在天空,局势紧张得如同即将绷断的弦。
陈哲,身着一身略显破旧的军装,绑着绷带又带着几分历经战火的沧桑。
此刻,他带着2名卫兵,正坐在那辆依旧坚固的卡车上。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
远处是被战火摧残得千疮百孔的村庄,残垣断壁在风中摇摇欲坠;田野里的庄稼早已被践踏得不成样子。
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逃难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陈哲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对日本人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他发誓一定要再找个日本小妾为国争光。
经过一番颠簸,卡车终于抵达了师部。
师部的大门庄严肃穆,门口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守卫,他们身姿挺拔,眼神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