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修改于3.25
教授讲起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时,小美的回忆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那时候她还在师专上学,有一回在学校图书馆闲逛,正不知道看点啥,一本旧书吸引了她,就是《双城记》。
当她翻开书,一下就被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吸引住了。卡顿和卡顿夫人之间那种又扭曲又复杂的感情,像张网把她给罩住了。再加上法国大革命那宏大的历史背景,就像一幅大画卷在眼前展开,小美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又乱又有故事的时代。
可书里有些描写太难懂了,像一道道过不去的坎儿,她读的时候常常觉得困惑,好多深意藏得太深,根本抓不住。她想弄明白,却总是在表面打转,没办法真正理解这本书。
现在在讲习班,听教授这么一讲,那些模糊的地方慢慢清楚起来。教授讲得很明白,一下子就把狄更斯写的世界展现在大家眼前。教授说,狄更斯用很细腻的写法,通过《双城记》把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和伦敦两座城市的情况写得活灵活现。那时候,贵族过得奢侈,老百姓却过得很苦,差别特别大,让人觉得社会特别不公平、特别黑暗。书里还把人性的复杂写得特别到位,好与坏、美与丑都搅和在一起,是一幅又真实又残酷的画面。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把那个时代的每个角落都照出来了。读的时候,能感觉到历史向前走的沉重,也能看到黑暗里人性的闪光点。书里那些小人物,在艰难时候表现出来的善良、坚强和勇敢,让人特别感动。小美这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真正懂了这本书,就好像和狄更斯隔着时间聊了回天。
课程渐近尾声,在结束前的一天,教授带领大家来到电教室,一同观看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纪录片。影片缓缓拉开序幕,夏洛蒂那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一一展现在众人眼前。她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足的家庭,经历过亲人的离世、生活的磨难,但她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从未有过丝毫动摇。她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女性对独立自主的强烈渴望,如同一束强光,穿透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重重束缚。小美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被深深打动。当看到夏洛蒂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昏暗的房间里,伴着微弱的灯光坚持写作,最终让《简·爱》问世并获得巨大成功时,小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