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必要谢寡人,虽然现在朝廷艰难,但寡人也不是短视之辈,这种有利于后世子孙的事情,就算是比现在艰难十倍,寡人也会把他推进下去。
再说了,朝廷不还有尔等在吗?区区的眼前这一点困难,还难不倒我李隆基。”
李雄这一刻,真的被眼前这一位能够在历史上排进前五的帝王给折服了,世人都说老年的李隆基昏庸,却不知这位年轻的时候也是英明果决之人。
此刻的李雄真的感觉自己,把李隆基从成都接回来,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了,最起码这一位在大是大非面前,是绝对的够果决。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渡难关。”李雄恭敬地说道。
李隆基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起来吧,你的奏折上说需要一名强力的将军镇守整个西北,保证事情的推进不受阻拦,我想听听,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李雄站起身来,思索片刻后道:“陛下,我认为目前最合适的人选非李嗣业将军莫属。”
李嗣业听到李雄推荐自己,也是一脸的蒙圈,自己好不容易,从格尔木地区率兵回援长安,这才刚刚打了一仗,怎么又让自己回西北去了?
李隆基听到李雄推荐李嗣业后,也是大感意外,按理说,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是要平定安禄山的叛乱。
而李嗣业又是难得的战将,这时候应该留在,平叛的队伍之中才对,可是李雄为什么要让他此时返回西域坐镇呢?
“说说你的理由和想法。”
“我知道,目前最大的任务肯定是要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不是我看不起安禄山,而是我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快速的平定叛乱。
但问题是,各地的流民隐患已经开始显现,如果不尽快处置,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和破坏。
而我的计划是一边将战线推进,一边将各地的流民收拢以后送至后方,这样一来,也不会让流民过多的大规模聚集在一起。
而分批次的安置流民,显然要比一股脑的全部赶到一起,更容易控制。”
随后,李雄的目光在李光弼和李嗣业身上,扫视一圈以后接着说道“李嗣业将军从军以来,就一直在西域和西北各地征战。
对整个西北和西域的地形和情况可以说是最为了解,而且既收到可靠消息,自从李嗣业将军率领军队离开格尔木地区以后。
吐蕃人便蠢蠢欲动,然而留守在后方的毕思深将军,面对吐蕃人的骚扰,显然有点力不从心。
而整个青海地区是连接着西域的重要通道,也是计划实施的重要节点,绝不容有失。
所以我希望李嗣业将军,在这个时候率领着你的人返回格尔木地区,联合留守安西都护府的段秀实,以及在昌都的席元庆将军和玉树的王冲等人。
对吐蕃发动一次联合作战,最起码要让对方在大雪封山之前,再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要让吐蕃知道,就算我大唐发生了叛乱,也不是他吐蕃能够挑衅的。
至于李光弼将军,因为叛军分散在各处,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分兵,在我剿灭叛军主力的时候。
李光弼将军,可能需要率领一支偏军去剿灭其他的叛军,所以留下李光弼将军帮我已经足矣”
李隆基在听到李雄说吐蕃在蠢蠢欲动的时候,目光中也胜过一缕寒芒,看样子这个大唐的劲敌,又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哼,吐蕃竟敢如此!”李隆基一拍桌子。
“李嗣业,李雄所言有理,既然李雄有信心剿灭叛军,并且征讨叛军的军队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