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泰贞元年八月底,商山道北部的武家坪。
三天前,郭绍根据袁向庵的谋划,运用瞒天过海之计,率领三万唐山军,绕过商州城,经丹河源头继续西北方向快速前进。
一连三天,大军都在秦岭山中绕来绕去。
如果郭绍不是对随军的向导还算信任,有的时候他真怀疑自己带着大军,是不是已经在山林里迷了路?
好在商山道虽然难行,但经过山间河流冲积,道路大多都在河谷边缘,三万大军根据河流走向,并不虞走到岔路上去。
唯一让郭绍忧心的是,他麾下的每一名战士,都仅仅只带了十日口粮。
若是不能在七天以内到达蓝州,并以最快的速度攻进城里的话,弟兄们恐怕连一口吃的,都要自己想办法了。
所以,这是一条真真正正的不归路!
为了降低风险,增加攻破蓝州城的可能性。
郭绍在确定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一时间,就立刻派人前往商州,通知城里的陶争光,要求他做好接应大军攻城的准备。
如今距离郭绍派陶争光带人进入商州城,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以陶争光的精明,这么长的时间里,商州的城防部署,想必他已经一清二楚了。
若是在关键时刻,再有他们这伙儿人充当内应,郭绍相信,短时间内攻破蓝州城,应该问题不大。
“但愿陶争光能谨慎一些,千万不要让老程的事情在蓝州重演!”郭绍边走边想。
这次攻打蓝州,他几乎把唐山军所有的在编骑兵,全部都带了过来。
身为骑兵营统领的贺尔汉,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大军走了两三天的山路,战士们已经相当疲惫,早就失去了相互交流的欲望。
可郭绍与贺尔汉等唐山军高层将领,大部分都有战马代步,精气神远比小兵们好得多。
贺尔汉骑马跟在郭绍旁边,只比他慢了一个身位。
这时见郭绍眺望远处山峰,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疑惑问道:“将军,怎么了?可是前边有什么问题?”
郭绍摇摇头道:“没什么,只是在想蓝州的事情。”
贺尔汉恍然:“放心吧,将军,这次只要咱们能顺利抵达蓝州,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郭绍再次听到“措手不及”这个词,顿感有些刺耳,但又不想打击贺尔汉的积极性,遂转变话题道:“这是到哪儿了?距离蓝州还有多远?”
贺尔汉左右看看,两侧山峰高耸,整支唐山军宛若一条长蛇一样,在山谷间若隐若现。
而前方依旧群山茫茫,暂时分不清他们此时身在何处。
“去把向导找来!”贺尔汉转头吩咐身边的一个亲兵。
那亲兵立刻领命而去,很快他便带着一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快步跑来。
向导姓秦,名叫秦楚风,原是郧北的一个行脚商人,曾常年往来于关中与襄汉之间,对这条道路非常熟悉。
崔茂主管军中辎重,经常跟这些商人打交道,当他得知大军征伐关中需要向导的时候,便跟郭绍推荐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