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本为唐州大户,府宅自然不小。
自从昨天郭绍带人来到这里,周珏就将自己的正院让了出来。
所以如今的周府内,警卫暗哨密布,加上驻扎在附近的500精兵,郭绍这次出门,可谓护卫得力。
原本郭绍计划今天就返回唐州的,但因为丁奎等人的到来,这才决定多留一晚,等见过丁奎后,明日一同返回唐州。
只是他还真没想到,同样身为一方义军之首的丁奎,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这次郭绍与丁奎会面,按理说身为中间人的袁向庵,本应该在场陪同。
可他却在简单介绍过双方身份后,因为唐州突发急务,不得不提前离开了。
若是他没走,郭绍与丁奎发生矛盾时,有他在中间缓和关系,双方绝不至于闹到这种地步。
丁奎拿出那样一份清单,哪里是在向唐山军求援,分明是在欺负郭绍年轻软弱。
他的这种轻视,逼得郭绍不得不用强硬态度,全力打消他内心对唐、樊二州的觊觎之心。
再怎么说,郭绍现今还要在此地呆上一段时间,而丁奎若是真的起兵,那就相当于在唐山军东北方向,再次增加了一个新邻居。
如今陈蔡都管府南部地区,虽然看起来仍被岳海掌握,但其实自桐山营占据淮德后,他对申州的控制能力,就开始逐渐减退了。
陈大全目前虽然依旧没能攻下申州城,但位于申州北部的淮德、昌阳和瓦桥三县,已经被他一一收入囊中。
申州七县一城,如今只剩一个州城,以及南部的建水、寻县、沙东和麻山四县之地。
一旦陈大全顺利拿下申州城,想必申南四县也会跟着望风而降。
如此,桐山营就能彻底控制申州,成为陈蔡都管府南部的一股强大势力。
好在陈大全看起来把目光放在了中原腹地,对西侧的郭绍威胁相对较小。
而丁奎却不一样。
他若真的起兵,东南方向已经有陈大全,北部又有岳海的陈蔡雄兵,唯一可以壮大实力的地方,唯有西南的叶州。
叶州面积不大,一共五个县城,若是让他迅速攻占,那就会跟郭绍直接接壤。
而郭绍之所以愿意援助他,无非是想在自己离开唐、樊之地后,将这里的局势搅浑。
尤其是,他并不希望还未离开的时候,在自己身边制造一个大敌!
丁奎可以援助,但不能倾力相助,要不然就是养虎为患。
刚好,今天因为丁奎的误判,自己顺势跟他直接翻了脸。
等他反应过来后,出于有求于人,定然不敢过分得罪自己,所需物资必定也会少上很多。
这就间接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等等吧!等到袁向庵回来,或者,等到大家都回到唐州城内,到时候丁奎一定会再次登门。
郭绍对此很有信心!
郭绍回到自己的住处,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重新捋了一遍,然后转头向元景安询问道:
“景安,你看事情别具一格,关于此事,你是什么看法?”
元景安倒是没有感到意外,低头沉思一会儿,然后摇头道:
“将军太过抬爱了。贫道对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擅长。
不过将军既然问起,贫道不敢不答,只是贫道才疏学浅,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家师曾经说过,凡历大事者,必然善于布局。
将军之所以援助丁奎,难道不是为了以后的布局考虑?”
郭绍刚开始听他说话,还以为他确实没有明确意见。
但当他听到后半段,发现自己内心所想,居然被他一语道破,不禁再次对这个姗姗来迟的道士刮目相看。
“布局”二字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若想让别人按照自己预定的轨迹发展,则需要耗费巨大精力。
郭绍也是在最近这段时间,才逐渐领悟到这一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个人如此,天下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必然也是如此。
只要抓住那些枭雄想要的东西,因势利导下,他们就会如同提线木偶一般,任凭自己驱使。
前提是自己的预判不出差错,能提供令他们眼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