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明写这样一篇文,当然是因为他在看到最独唱的销量竟然这么高,而吴笛的灌篮高手则完全没有按照他的预测来写之后,感觉自己被事实打了脸。
网上吴笛的千万米分丝,则一股脑地跑到杨晓明微博那里嘲讽他,而杨晓明那个人气还算不错的度娘吧,则又被直接爆掉了
吴笛的这些米分丝,当然有充分的底气反驳杨晓明的谬论,尤其是最独唱那略次于青春祭与时光碎片的销量,完全超过了原本稳居第三的花季,这让杂志圈人士觉得完全就是个奇迹
而作为最独唱的核心作者吴笛,显然就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因为吴笛,那些读者才会去购买最独唱,继而发现最独唱的其他文章也不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地觉得,这部杂志值得每期购买。
最独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青春文学杂志,但读过杂志的读者都会发现,它的风格与时光碎片、青春祭是不同的,它里面的文章更侧重于趣味性、欢乐性、商业性,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说。
吴笛的米分丝们还揪着杨晓明对灌篮高手的预测错误不放,狠狠地鄙视这位仗着自己资格老,就对文坛后辈们指手画脚的前辈的作者。
杨晓明之前斑斑劣迹,自然被神通广大的网友给挖了出来,他自己看到网络上这样的舆论形势时,完全就是恼羞成怒,他这才发现,吴笛这个女孩的米分丝们实在是太疯狂了
也难怪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赶紧写一篇xx后的现状与未来这样对以吴笛、梁凉、谷扬帆等为代笔的xx后新生代作家的分析,文章冗长。可以让外行人看得云里雾里,可却能够一下子转移人们的视线,只能说他的地图炮放得太大了
这篇xx后作家的现状与未来大概讲的就是杨晓明对新生代作家们的各种不满。里面这样写道:“xx后作家这样一种姿态坚持下去,成为主流文学的后备作家是完全不可能的。从文学的角度来看。xx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所谓票友是个借用词,用来说明xx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 “我以前说过 xx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这是有感于他们中的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学杂志亮相,文坛对他们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与其文;而他们也似乎满足于已有的成功,并未有走出市场、走向文坛的意向”
在这篇文章中,吴笛中枪不算太多,她算是既有市场又有真正的名气的新生代作家。似梁凉、谷扬帆这样通过“文学之星”出道的作家,简直就被杨晓明喷得狗血淋头
梁凉的反应是最快的,他知道,这就是他所渴望的笔战机会啊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一篇文坛是个屁 谁都别装逼这样看标题就超级具有争议性的笔战文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杨先生文章里显露出的险隘的圈子意识。文坛什么,文坛什么。要进入文坛怎么怎么,听着怎么像小孩玩过家家似的。好像杨老人家一点头,你丫才算是进入了文坛。其实,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别搞的多高深似的。每个作者都是独特的,每部小说都是艺术的,文坛算个屁,遁矛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也就是一百人淫手,一百人看。人家这边早干的热火朝天了,姿势都换了不少了,您老还在那说,来,看我怎么淫手的,学着点,要和我的动作频率一样,你丫才算是进入了淫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