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都已经收拾整洁,该有的床单被褥之类的也都配置齐全。
李海林组织的后勤保障人员,正穿梭在各个楼层之间,检查着各处的电路和水路,仔细的消除着安全隐患。
陆诚默默的观察了一阵,见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便转身离开了。
等他视察完两处安置点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指挥中心,跟何志刚一起完善部队编制方案和作战计划。
指挥中心内,人头攒动,比以往多出了很多人。
按照何志刚的建议,陆诚优先补齐了旅机关的编制。
包括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等部门,零零散散上百人。
这些新加入的人员,迅速融入了各自的岗位,为整个指挥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有了一大帮参谋的加入,何志刚的工作瞬间轻松了一大截。
此刻,这些参谋忙着在地图上标注着各种信息,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情报铺满桌面。
何志刚和他们低声商讨着,不断优化着每一个作战细节,从兵力部署到武器调配,从进攻路线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因为最迟后天,新的战斗就会打响,部队也将再度踏上新的征程。
陆诚此刻也没闲着,他调出操作面板,对着现有的部队编制,不停的谋划着。
按照他和何志刚商量的结果,除了旅机关之外,需要先建设两个新质合成营,用来应对后续的作战任务。
之前已经有九个混编作战连,调整为四排制之后,陆诚首先需要给每个连补充一个使用Zbd-04A步战车的装甲步兵排。
除此之外,他还会为每个排增加一辆指挥车辆,主要供排长、通信员和卫生员使用。
他还想将之前的作战支援排、后勤保障排补齐编制,升格为应有的连级建制。
除了这些原有的需要补强的部队外,陆诚还需要再投送一个半营部、一个坦克连、一个炮兵连、两个突击炮连、两个直升机连、一个作战支援连和一个后勤保障连。
等目标确定,一算账才发现,他现在剩余的增援点根本就不够用。
一番取舍之后,只能选择先投送作战单位,支援和后勤依然保持排级规模不变。
之后的一天中,陆诚一直在精打细算的投送着作战单位。
基地附近的空域中,大型运输机一刻不停的呼啸着划破长空,将人员和装备投送到位。
在紧张与忙碌中,时间悄然流逝,部队逐渐完成集结,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