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种大棚的每家每户均在信用社贷了块钱,一年到期就得还回去。建好的大棚每年可以收三茬,如果按照当前的收益计算,种普通蔬菜棚一年只能收入块钱,还贷款根本不够。而种野菜棚则不一样,不仅可以还清贷款,还能有块钱的结余。
农民们也许文化水平不高,但很会算账,没用村里发话便主动要求第二季种野菜,并每天去老革命家请教经验。
看到这样的结果,老革命很兴奋,也很欣慰,他毫无保留地把种植经验传授给大家。
柳溪村也派人去老革命家请教过,老革命一视同仁,也把几年的野菜耕作经验传给了他们,令鲁丘他们心里很不爽。当前看不到什么危害,他们便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做了好事,帮助兄弟村致富。
事情告一段落,一个由大棚种植者为主体的策划总结会在柳泉村村委大院的会议室举行。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很多农民还从自家把马扎带来,搞的各个角落都熙熙攘攘,没有一点空间。
“静一静,静一静,咱们开始开会!”鲁支书敲了敲桌子,待安静下来又继续说道:“马上到年底了,回看这一年,咱们村在今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井打了,大棚建起来了,蔬菜也喜获丰收,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大家说是不是?”
“那可不是?今年过年不用和儿子要钱了,大年三十给几个孙子的大红包我也准备好了,这年过得带劲。”一位老者在
另一位老者跟着说道:“就是,老伴身体有各种毛病,以前只能向孩子们张口,老脸没地方放啊!这回好了,冬天也能有个大丰收,老伴吃的药算是有着落了,也不用为难儿女。也怪,自从干上活,老伴药还吃得少了,身体变好了,都是喜事儿!”
大家都笑了,纷纷对这个冬天的大丰收赞不绝口,更对村委会和大学生村官竖起了大拇指。
鲁支书继续说道:“能有这样的成绩,咱们应该感谢政府、感谢党,要不然井打不成,大棚也建不好。具体的人呢?像张斐、宋一一这些今年来的大学生村官都是功臣,鲁丘也出了不少力。但是咱们全村人最应该感谢的是老革命靳立春,不是他的坚持,咱们还寻思着往城里奔呢!现在有请老革命上台讲两句!”
老革命带着他那标志性的笑容走上台,坐在话筒旁边:“不知道该说些啥!种大棚确实是我的主意,但是事情是大家做的,我这老东西可不敢胡乱揽功。但是有一点明忠说对了,也是我主张的,那就是不要都往城里跑,在村里留下点人。村里的那些地总得有人来种,这么多房子总得有人住,有人看着,都跑城里去干什么?”
“就是,城里那是人挨人,人挤人,堵车能堵好几个小时,走路都走不动。”马胖子跟着老革命的意思附和道:“要不说他们怎么盖楼房呢?盖平房没那么多地方啊!那天,我碰到一位老太太,可愿意搬到平房去住了,还想种点地,找不到啊!租地、租房都找不到地方!咱们应该知足,比他们不知道强多少倍。还有,那天……”
看到马胖子说个没完,鲁支书急了:“胖子,你还有完没完?能不能等老革命说完你再说,每天“你好””你好“的,不知道打断别人说话不礼貌啊?”
“不说了,不说了,爷爷你说!”马胖子嬉笑着说道。
老革命清了清嗓子,又声若洪钟地说道:“刚才小胖说得就是这么回事,国家推进城市化没错,农村人口是要减少,但是总得有人留守,还得有人种地。美丽乡村建设得再好,必须有人才有意义,环境再好那是给人打造的。咱们可不能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再过些日子,那些城里人想回农村估计也不好回。建设好了,农村就是世外桃源,以后就是香饽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