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上山的路更为难行,除了道路崎岖陡峭,还有嶙峋的山石和覆盖在冰雪之下的坑洞,一不小心就会踩空跌进去摔得头破血流。
好在这些难不倒晚余,因为这座山是她从前和沈长安徐清盏最常来的地方。
那时候,徐清盏才十二岁,因为模样生得好,被京城一个好男风的纨绔子掳进了后宅。
小小的少年不堪受辱,一刀捅死了那人,趁夜逃出去,打扮成乞丐躲避那家人的抓捕,刚好躲进她和阿娘居住的偏僻小巷。
那时的她还不满十岁,因为父亲不喜欢她,每每父亲来找阿娘时,阿娘就给她几个铜板,叫她出去买零嘴吃。
那天,她买零嘴回来,在巷子里碰到了翻垃圾的徐清盏,见他实在可怜,就把自己买的零嘴都给了他。
徐清盏一开始很警惕,架不住腹中饥饿,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
只是他很孤僻,像个沉默又狠戾的狼崽子,问他什么也不说,只拿那种凶狠的眼神看着她。
可她就是莫名的心疼他,想帮助他,后面的几天,总是偷偷从家里拿东西来给他吃。
徐清盏渐渐和她熟悉起来,看她的眼神也变得温和,但依旧不肯说话,害得她以为他是个哑巴。
然而,几天后,徐清盏的行踪还是暴露了,被一群家丁堵在巷子里拳打脚踢。
她从家里拿了馒头来找徐清盏,看到他被人打,就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救他。
奈何她只是个孩子,和那些家丁力量悬殊,眼看着徐清盏快要被打死,就趴在他身上死死抱住他,替他挡下那些致命的拳脚。
后来,她和徐清盏都被打得奄奄一息,危急关头,沈长安突然出现,打跑了那群家丁,把他们救了下来。
沈长安问了她家的住址,把她和徐清盏一起送回了家。
阿娘看到遍体鳞伤的她吓了一跳,连声问出了什么事。
徐清盏直到那时才开口说话,说自己捅死了户部尚书家的公子。
沈长安那时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少年,纵然知道事态严重,却丝毫没有慌乱,为防止尚书府的人找到她家,当机立断地雇了一辆马车,拉着他们两个出城逃进了玉泉山。
他们在山里躲了一晚上,第二天,沈长安把徐清盏安置在一个山洞里,带着她回了家。
从那之后,他们每隔一两天,就相约着进山去看徐清盏,给他送吃的穿的。
尚书府的人找徐清盏找了半年,实在找不到才渐渐放弃。
这半年的时间,徐清盏一直住在山里,她和沈长安也有一大半的时间陪徐清盏消磨在山里。
三个人一个是流浪儿,一个是外室女,一个是锦衣玉食的小侯爷,性情却出奇的相投,在远离世俗纷拢的山林里,成了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到了第二年,十三岁的沈长安要随父亲去往西北战场历练,临走前特地给徐清盏买了一个身份,送他到一家武馆当学徒,叫他好好学本事,说以后有机会就把他弄到军营去,等他将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就再也没人敢欺负他了。
然而,几年后的徐清盏却放弃了进军营的机会,在她被父亲送到祁让身边后,毅然决然地以太监之身入宫,陪伴在她左右。
他说他其实早就是废人了,是当初被尚书家的公子废掉的,只是一直没和他们说。
他说他这样的人,或许进宫比进军营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