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此刻忍不住了,“你可想好了,大同跟神京可没法比,到时候后悔来不及了,你想想你的王府,神京的繁华,这些都是大同所没有的。”
朱雄英苦笑道:“陛下,我也想留在神京享福,要是能有“信任”的,我才不愿意去呢,可现在,也无人可用。”
“要是派个不知根知底的,好不容易攒的这点家底,到时候再来个全军覆没,到时候,可真没救了。”
两人沉默了,他们两个现在除了朱雄英谁都不信,摆在眼前的问题,则是必须要解决的,京营招兵和边防重镇需要同时进行。
李煜脑中思索着,他手里的钱,朱雄英送来的1100万两,现在都已经花销过半了,京营必须恢复到正常人数,这关乎他的皇位问题。
李煜转头看向朱雄英,“大同,宣府,重建需要花费多少。”
朱雄英沉声道:“陛下,从建国时期开始,大同人数只有五万人,宣府则在三、四万人左右,那时候大庆已经把蒙古诸族打的分兵离析,布置兵力较少。”
“现在瓦剌强势,不能用建国时期的眼光,看待现在瓦剌,这次大同,宣府,犹如纸糊一般就被攻破。”
“瓦剌这次出兵,分兵四路,一路辽东,一路甘肃,一路大同,一路宣府,可见瓦剌没有精锐尽出,所以臣建议大同扩军至二十万,宣府十万,才可保门户不失。”
宰相孙兴一脸诧异,“需要这么多吗?要知道辽东镇也才二十五万人。”
朱雄英则认真的回答道:“辽东镇镇守东北边疆,直面女真等游牧民族,更多的防范蒙古残留势力。”
“也先选择用分兵至辽东,想用兵牵制,而后主力与大同、宣府作战,瓦剌现在统一蒙古,且日益壮大。”
“若是按照最初的兵力,几万人防守几十万人,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守得住?瓦剌的兵峰,就连女真都退避三舍,已经是大庆心腹大患了。”
两人都叹了一口气,辽东镇在九边重镇中,重要性排在第一位,东至鸭绿江,西南至山海关,辖区辽阔。
可也先也不傻,你在那有重兵,我不从那里过去不就完了,为防止你支援,我还派兵打你,这种情况,切断支援的可能性,大同,宣府陷入孤立无援。
如果这种情况下,还选择少量布兵,那跟没有,有什么区别,总不能每次都有人站出来吧。
两人又犯难了,道理都懂,算上京营一共六十万披甲,可要知道,除了主力,还有后勤,这样的话,需要花费天文数字。
哪怕大庆巅峰时期,全国百万大军也很吃力,更何况现在,李煜此刻,更希望打的久一点,不然战后一系列问题都摆在那。
李煜叹了一口气,国家风雨飘摇,这一切中心点就是没钱,看向孙兴和朱雄英。
“京营朕想招兵,边镇重建,涉及到百万百姓,迫在眉睫,可这钱哪来?”
宰相沉默着,你要说哪个位置,缺人,他可以帮你想办法,可这钱,他一个儒家真人对这种东西没研究啊。
朱雄英则保持沉默,上次发一笔大财,大庆高层都被“卡油”,现在缺钱,他也没办法,还得李煜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