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昨晚拿到工位转让文件的秦淮茹后面就没去医院看贾东旭母子。
简单拿碘酒擦了擦自己的伤口后,她就拿着文件反复婆娑,实在难忍心中的澎湃,激动的一晚上都没睡着。
一直到早晨天蒙蒙亮时,激动之情才稍减,想着给医院的丈夫跟婆婆送完饭后再回来补个觉。
只是,刚到医院,就听到了这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贾东旭全身多处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和皮下瘀血,双手肌腱断裂,尤其是左腿跟有右臂,直接被打断,呈完全骨折的状态。
相比之下,贾张氏的伤情竟然还算轻的,除了脊椎骨裂外,就是多处软组织跟肺挫伤。
更关键的是,贾东旭这次受伤并非工伤导致,个人需要承担30%-50%的医疗费。
贾张氏更是因为其农村户口的缘故,医疗费需要自己全额承担。
因为两人伤情过重且不能耽搁,早上看到秦淮茹后,医生就一顿抱怨,让她赶紧回去筹钱,不然耽搁了,会降低以后的治疗效果。
多少钱呢?
先准备500块吧~
把手术费跟住院费先交了,后期的的药物、护理跟康复治疗,后边再说...
五十年代每个城市的医疗体系都有细微不同,但大体上分为几类。
城市户口职工,工伤全额报销,非工伤及家属医疗费报销70%-90%。
集体户口职工,工伤全额报销,非工伤及家属医保费报销50%-70%,如果家属是农业户口的,不在报销范围内。
农村户口的,就没有所谓的报销机制了,基本以自费为主,有且只有公社的公积金可以申请一些补助。
这还得看平时的劳动情况,最高的也就十来块钱。
像贾张氏这样住在城里,村里农活一点没干过的,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五十年代的医疗费也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便宜,挂号费两、三毛,住院费五、六毛一天看起来很低,但贴合当时的工人,平均月收入才四十块不到。
这是家庭收入,平均到每个家庭成员,好多连十块钱都均不到。
之所以给人便宜的感觉,那是因为很多都是报销后个人承担的费用,如果按全额计算,拿最简单的阑尾切割手术来说,便宜的甚至都不到十块钱。
但换算一下,当时的十块钱差不多能抵2000-3000,比后世的阑尾手术相比,又便宜到哪去了?
贾东旭母子两人伤势都很重,而且伤处也多,加上贾东旭是集体户口职工,报销比例有限,五百块的先期费用,真的不算高了。
只不过,这对现在的贾家来说,这已经是属于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五百块,他们家积蓄都没有这么多过,加上今年开始的粮荒,家里积蓄早就因为买粮花光,哪里还掏的出这么多钱。
若非走投无路,他们也不会盯上巫马的工位。
秦淮茹一个村姑,家里没钱,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求到易中海这边喽。
听到这个消息,易中海整个人精气神都像是被抽离一般萎靡下来,只觉得脑子里一片嗡嗡作响,茫然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秦淮茹,嘴唇蠕动,说不出一个字来。
残了,贾东旭残了,他当成儿子一样,精心培养了将近十年的养老人选,废了!
那他费尽心思,拉着聋老太太卖人情抢来巫马的工位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