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一般的臣子教导,只是照本宣科,不会也不敢乱讲史上大事件背后的利益脉络。
杨时是一个大教育家,在这方面颇有心得,更没有什么顾虑,抽丝剥茧的教导太子,让太子了解历史,知道历史背后的算计和人性。
这是赵桓满意的。
太子不能天真,皇帝更不能天真。
尤其东宫的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也要称职,不能沽名钓誉,更专门挑太子的刺来逢迎皇帝,亦或借此邀名。
父子二人等待着,房间中的声音越来越低,朱琏的声音也不像先前那样有力。
赵桓忍不住喊道:“皇后,朕在外面等着你,谌儿也来了,加把劲儿。”
太子跟着喊道:“母后,儿臣就在外面。”
父子的声音,传入产房。
朱琏一直不知道赵桓来了,更不知道儿子也来了仁明殿,已经有些力竭。
此刻听到夫君和儿子的声音,在产婆的引导下,一点点的积攒力量,再用尽力量。
“快了,皇后娘娘加把劲儿。”
产婆进一步鼓劲儿,皇后也一点点的用力。
赵桓在外面听得很清楚,实在有些焦灼,只觉得他上战场打仗,都没有这样的焦灼和不安。
一切都不在掌控中,只能被动的等待。
太难受了!
赵桓等待的时候,一名小太监走进来,到周瑾的身边低声禀报一番。
周瑾听完后皱着眉头,又等了一会儿,见皇后还没有生出孩子,而西夏使臣已经来了。
事关国事,必须禀报。
周瑾上前一步,低声说道:“陛下,西夏晋王李察哥,带着两百万两银子来觐见,已经到了宣德门外,要赎走俘虏和带走灭金雷。”
“不见!”
赵桓一脸不耐烦,吩咐道:“朕很忙,没空!”
别说李察哥一个失败国的使臣,就算西夏的皇帝李乾顺来了,也得去等着。
皇后生孩子最重要。
自己的孩子重要。
周瑾点了点头,看向报信的小太监,吩咐道:“陛下繁忙,无暇接见,让李察哥回去等候通知。”
“明白!”
小太监得到吩咐,转身去宣德门外回话。
周瑾恭敬站在赵桓的身后,所有人都翘首以盼,只是时间拖得很久,导致产房外面的气氛有些压抑。
“生了,生了!”
产房中,传出稳婆惊喜的声音。
旋即,响亮的哇哇大哭声传了出来,传到赵桓的耳中。
赵桓听到声音,仿佛如闻天籁,紧绷的身体放松,悬在半空中的心也随之落下,更有无尽的欢喜涌动。
嘎吱!
房门打开,身材有些壮硕的产婆飞快跑出来,行礼后禀报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皇后娘娘生了个公主。”
赵桓脸上的笑容更甚,上扬的嘴角怎么都控制不住。
公主好啊!
他的女儿,肯定是贴心暖和的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