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2章 横渠四句(1/2)

第282章 横渠四句

包拯所说的兵农合一制度,并非独创,自古皆有。

和王安石变法实行的保甲法有点类似。

只不过,保甲法,朝廷并不发放军饷,而是无偿参加徭役和军事训练。

王安石为了给朝廷理财,还规定,可以出钱免徭役。

这无疑又给原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雪上加霜。

给底层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以至于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多少百姓为了免徭役钱,选择自残,砍手砍脚。

“包大人的想法固然不错,可这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范仲淹在思虑了片刻后,出声道。

包拯抿嘴一笑:“相爷多虑了,大宋如今有高产水稻、土豆、红薯、棉花等农作物,国库充盈。”

“此事重大,待老夫再好好想想。”

范仲淹没有急于表态。

虽然他内心深处很认可包拯的提议,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若按照包拯的建议推行变法,确实能够有效解决兵源短缺的问题。

这样一来,大宋便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候补兵力,军事力量和战斗力也一定会显着增强和提高。

然而,范仲淹所忧虑的是,如果所有农民都开始习武,参加军事训练,这无疑也会成为朝廷的一个潜在的巨大风险,他不能不小心谨慎。

毕竟,在大宋,农民起义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情。

看似国泰民安,富甲天下的大宋朝,农民起义的起初超过任何一个朝代。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

资源基本集中在官僚集团和地主阶级的手中,平民百姓,一半以上只是佃农,保守压榨。

虽然包拯一直在抑制土地的兼并,可也只是缓和了阶级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官僚地主仗着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疯狂剥削和掠夺穷苦百姓,穷苦百姓却只能为了一口温饱在死亡线上挣扎,卑微如狗,毫无尊严。

只等高产农作物的问世,平民百姓才算是真正吃上一口饱饭,农民起义的次数才相对较少。

所以,对包拯来说,变革的道路还很漫长。

土地问题不解决,大宋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

确切的说,是避免不了亡国的道路。

从古至今,历代王朝灭亡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这个问题,包拯不止一次和皇上谈论过,赵祯当然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也一直极力支持包拯打压官僚地主。

就听范仲淹道:“包大人,时间也不早了,老夫还得将奏折送去给皇上,顺便将包大人今日所提之事禀报圣上。”

包拯道了声谢。

范仲淹独自前往御书房。

将今日包拯所提之事一一禀奏。

赵祯听罢,悠悠长叹道:“这个包拯,心性是一点都没有变,为何一心想着战争。”

范仲淹略一沉吟,说道:“陛下,以前老臣也不怎么理解包大人,不过几天他和老臣谈了很多,老臣才渐渐理解他了。”

“哦?”赵祯眉头一凝,感到好奇,“包拯和爱卿说了什么,不会又是老生常谈,说什么‘战争是为了更长久的和平’吧?”

范仲淹尴尬笑笑:“意思大同小异!不过包大人今日所言,陛下肯定没听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