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语气格外坚定和硬气。
没办法,这个世界,拳头就是真理。
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制定规则,弱者,只有服从的命。
百官感觉包拯在说书一样,听起来那么的玄乎,不可思议。
毕竟,跪久了,他们还没有适应站起来,把腰杆挺直的滋味。
这个可以理解。
时间长了,大家就都挺直了。
“包大人说得未免也太轻松了吧!”
“就是,包大人说书呢?”
“辽人不欺负咱们就阿弥陀佛了,还想给辽人提条件,那不是存心挑起事端吗?”
“我看包大人这是在做美梦!”
“……”
瞧着部分朝臣至今未能摆脱被辽人欺凌的阴霾,包拯不禁长吁短叹。
大宋的软骨头实在太多了,清理不干净么?
这些软骨头在朝堂上站立,只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影响国家的风气,更会把皇上带偏了。
包拯在心中默默记下这些发言的大臣。
匹夫,不足共谋大事!
以后得逐步清理出去,让他们留在朝堂之上,大宋就算再强大,也硬气不了。
“够了!”
突然,一声怒斥响彻大殿,彻底将朝臣谄媚之声给镇压下去。
包拯一脸肃穆,宛若地府里的阎罗王一般,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一群软骨头,也敢来数落本府!”
“大宋就是因为尔等软骨头在,才变成今日的局面。”
“我泱泱大宋,富甲一方,难道就只能任人欺凌,仰人鼻息,苟且偷生不成?”
“本府看尔等就是跪得太久了,都不知道站起来了。”
“朝廷养着你们,是让你们造福天下,让大宋站起来,而不是让你们劝谏皇上如何忍辱偷生。”
包拯的怒斥声中,方才议论纷纷的官员都吓得噤若寒蝉。
没想到,当着皇上的面,包拯竟然出言不逊,简直没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
朝堂难不成当真成了包拯的一言堂,容不得其他臣子发言了吗?
他现在还只是副宰相,便如此颐指气使。
要是日后当了宰相,还不得上天了?
官员虽然都惧怕包拯,然而,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委实无法再咽下这口恶气,连忙朝皇上叫屈道:“陛下,这大宋朝堂难不成真成了包拯的一言堂了吗?”
“他现在不过是副宰相,便已把持朝政,独揽大权,容不下其他官员。”
“若是日后做了宰相,岂非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
一时间,百官纷纷群起围攻,对包拯口诛笔伐。
他们看不惯包拯,不是一天两天了。
就是见不得包拯这副颐指气使,唯我独尊的姿态。
别人都是蠢猪,是懦夫,就他一个人是真理,是英雄。
赵祯看看百官,又看看包拯,左右为难,不知该说点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