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1章 军权分立(1/2)

听了包拯的观点后,赵祯露出极为认同的眼神。

“从今日起,取消崇文抑武的国策,为了大宋的未来,朕决定,重新任用武将执掌兵权。”

赵祯郑重下令。

声音虽然不大,却像是晴天里的惊雷。

士大夫的天仿佛都塌了,陷入惶恐之中。

“皇上——万万不可啊!”晏殊老泪纵横。

赵祯道:“爱卿,朕并非刻意针对爱卿,而是为江山社稷着想,还望爱卿能明白朕的用心。”

晏殊赶忙解释道:“老臣不是这个意思,老臣并非贪恋枢密院的职位不愿放手,老臣也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

“前车之鉴呐陛下!”

“五代十国之乱,难道还不足以作为教训吗?”

“可怜太祖皇帝辛苦创下的基业,如今,却要毁于一旦耳!”

其余士大夫也纷纷苦劝。

赵祯却已不想再听他们的这些陈词滥调,道:“朕意已决,诸位爱卿无需多言。”

朝中的武官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天空的乌云散去,终于迎来了光明和希望。

纷纷恭维道:“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没有一个武将认为自己无能,只要皇上愿意给他们掌控兵权的权力,他们就有信心对付辽国。

因为谁都清楚,大宋的士兵其实不弱。

之所以常常被辽人骑在头顶拉屎,错不在将士,而在于文臣士大夫苟图衣食,不思进取,胡乱指挥。

其实,没有一个武将会相信,大宋还能乾坤逆转,武将有一天能重新执掌兵权的机会。

他们怎能不心存感激。

赵祯目光转向范仲淹:“范相,朕让你和包卿拟定的方案可有进展。”

范仲淹出列道:“不瞒陛下,变法方案,包大人早已拟定,请皇上过目,具体的变法措施,奏折上均有详细阐述,只等皇上定夺,便可推行。”

看着范仲淹拿出来的奏折,赵祯也颇感意外,包拯早就拟定好了?

难不成他早就知道,自己会采纳他的意见,重新任用武将执掌兵权?

这太匪夷所思了!

一念闪过,赵祯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变法措施均一一列举。

无论是枢密院、三衙和兵部,乃至是地方经略使,节度使,最高军事长官均任用武将担任。

取消地方知州节制兵马的权利,不得干涉经略使统兵、练兵和调兵。

经略使和知州之间,相互监督举报,奏折可直达枢密院和中书省。

同时,包拯又指定一项措施,若恶意举报,按罪论处。

轻则罢官,重则问斩,以防止双方刻意诬陷。

若边境突发战况,经略使可不用向中央汇报,可直接调动兵马。

中央方面。

枢密院负责统兵,训练士卒,最高掌管枢密使由武将来担任。

同样,殿前都点检、步兵亲军指挥使、马军亲军指挥使,均用武官担任。

直接听命于皇帝,与枢密院互不统属。

枢密院、三衙,均用文官担任副手,只负责参谋、监督,但均可直接向皇帝举报。

但为了防止枢密院和三衙权力过大,枢密院和三衙均只有统兵和练兵的权力,调兵权掌握在兵部和皇帝的手中,由兵部尚书和皇帝掌握兵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